子产坏晋馆垣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把宾馆的围墙全部拆毁,把自己的车马放进去。 【汉字译文】:鲁襄公去世的那个月,子产协助郑简公前往晋国,晋平公由于鲁国有丧事,没有接见他们。子产派人将宾馆的围墙全部拆除,将自己的车马放进去。 【注释】:鲁襄公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其为“暴君”。子产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也是鲁国的一位贤臣。郑简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君主,晋平公是晋国的君主。 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敝国由于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对辱临敝国的诸侯属官怎么办,因此派了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使宾客使者不会感到担心。现在您拆毁了围墙,虽然您的随从能够戒备,那么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由于敝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馆会围墙,是用来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请问你们拆墙的理由。” 【汉字译文】: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我国政事和刑罚没有搞好,到处是盗贼,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待辱骂敝国的诸侯和其属官,因此派官员修缮来宾住的馆舍,馆门造得很高,围墙修得很厚,让宾客和使者感到安心。现在你拆了围墙,虽然你的随从能够戒备,但对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我国是诸侯的盟主,修建有围墙的馆舍,是为了接待宾客。如果把围墙都拆了,怎么能满足宾客的要求呢?我们国君派我来问你们拆墙的理由。” 【注释】:晋国是春秋时期八大诸侯之一,士文伯是晋国的一位大夫。 子产回答说:“敝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责求我们交纳贡物没有一定时候,所以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敝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前来朝见贵国。碰上您没有空,没能见到,又没有得到命令,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存放在露天。要是进献上,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不经过进献的丁式,是不敢进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加重敝国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宾馆像国君的寝宫一 【汉字译文】:子产回答说:“我国国土狭小,处在大国的中间,大国随时会要求我们交纳贡物,我们不敢安居度日,只有搜寻我们国家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朝见贵国。如果碰巧你们没有空,没能见到我们,又没有得到命令,我们就不知道朝见的日期。我们不敢进献财物,又不敢把它们放在露天。如果进献上去了,那就成了贵国君王府库中的财物,没有经过正式程序,是不能进献的。如果把礼物放在露天里,又怕日晒雨淋而腐烂生虫,这会加重我们国家的罪过。我听说文公从前做盟主时,宫室低小,没有门阙和台榭,但是他却把接待宾客的馆舍修得十分高大,使宾馆看起来像国君的寝宫一样。 【注释】:文公是晋国历史上的一位君主,也是春秋时期八大诸侯之一。丁式是指礼仪上必须履行的各种程序。 综上所述,子产拆除晋国的宾馆围墙是为了搜寻鲁国的全部财物,以便随时朝见晋国的君王,并且他也提到了文公修建高大的宾馆的事例,意在表达晋国应当弘扬文公的精神,让宾客感到安心和尊重。


诗文: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


相关标签:哲理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