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饴甥对秦伯的赏析

赏析
《左传》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迁。本文所述的事件涉及到晋国历代国君的更替、外交关系的变化以及晋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对于理解整个时代的历史转折至关重要。 在齐桓公已成霸业的时期,楚国成王独树一帜,宋襄公也自命不凡想弄个头头当当。但是在诸侯间,认得的只是实力!而西北的秦穆公在百里傒等人的辅佐下,国力日渐强盛。在外交上,秦穆公对近邻晋国更是倾注了心血,并在晋献公死后辅佐夷吾入主。但是,在夷吾背信弃义后,导致秦晋韩原大战,同时他也成为了俘虏。 文章中还提到阴饴甥,即史籍所说的吕省,他是晋国大夫、晋惠公的重要大臣。他并不姓阴,阴是他封邑的名称,其复姓瑕吕。阴饴甥所扶保的晋惠公是晋献公之子名夷吾。献公在其父统一晋国后的第二年继位,征伐骊戎时虏得了骊姬姐妹,献公很宠爱她们,二人生公子奚齐和悼子,骊姬为了能使奚齐继位,谮恶太子,其实太子申生和奚齐一样是献公的亲生儿子。 总之,本文所述的事件涉及到晋国历代国君的更替、外交关系的变化以及晋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对于理解整个时代的历史转折至关重要。同时,这些事件也对后面的许多文章,如《寺人披见文公》、《介之推不言禄》、《公子重耳对秦客》、《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等等的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影响。


诗文: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