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正在纵容州吁的错误行为,所以请您立即采取措施。”
【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卫庄公(wèi zhuāng gōng)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叫庄姜(zhuāng jiāng),容貌很漂亮,却没有儿子。卫国人做了一首名为《硕人》的诗就是描写她的美貌的。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一个妻子,叫厉妫(lì guǐ),生了儿子孝伯,早死。跟她陪嫁来的妹妹戴妫(dài guǐ),生了桓公,庄姜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zhōu yù),是庄公爱妾生的儿子,卫庄公十分宠爱他,又喜欢用兵器伤人,但庄公不禁止,庄姜很厌恶他。石碏(shí què)规劝庄公道:“我听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以正确的礼法来教导约束他,这样才能使他不走上邪路。骄傲、奢侈、淫荡、逸乐,就是走向邪路的开端。这四个方面的产生,都是宠爱和赏赐太过的缘故。如果要立州吁做太子,就应该定下来;要是还没有,这样就会引导他造成祸害。受宠爱而不骄傲,骄傲了而能受压制,受了压制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为非作歹的人,是很少有的呀。再说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少的欺负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挑拨旧的,地位低的压着地位高的,淫乱的破坏有礼义的,这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逆理的事。君主行事公正适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敬重哥哥,这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顺礼的事。不做顺应礼义的事去做违背礼的事,就会招致祸害。做君主的应尽力除掉祸害,现在却正在纵容州吁的错误行为,所以请您立即采取措施。”
【注释】:
1. 卫庄公:战国时期卫国的国君,名字叫庄襄公,他在位时是卫国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2. 齐国太子得臣:战国时期齐国的太子,名字是得臣,他是齐威王的儿子,曾经在齐国任职过宰相。
3. 庄姜:卫庄公的正妻,非常美丽,但无法生育。
4. 《硕人》:一首古代民间流传的诗歌作品,描写了庄姜的美貌和才华。
5. 厉妫:卫庄公的侧妃,她生了一个儿子叫孝伯,但很快就去世了。
6. 孝伯:卫庄公的长子,但很快就去世了。
7. 桓公:卫庄公庶出的儿子,他是卫国后来的国君,名字叫桓公。
8. 公子州吁:卫庄公的庶子,是他爱妾所生的儿子,受卫庄公宠爱。
9. 石碏:卫国贵族,是一位参谋和谋臣,为人正直,被卫庄公器重。
10. 礼法:古代指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也是君王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之一。
11. 逸乐:指放纵自己的欲望、沉迷享乐的行为。
12. 骄傲、奢侈、淫荡:指行为态度上的自大、过分豪华、道德败坏等。
13. 六种逆理的事:指六种有悖于礼法道德的恶行,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极大的伤害。
14. 顺礼的事:指六种符合礼法道德规范的良好行为习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益处。
15. 纵容:指不加制止或管教而任由错误行为继续发展扩大,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不良影响。
诗文: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