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黄庭坚的《书幽芳亭记》是一篇令人流连忘返的散文小品。文章以兰花为主题,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和赞美,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推崇。
黄庭坚在文中采用了大量的类比手法,将兰花喻为君子之花。他称兰为“国士”,赞美其绝佳的气质和品位;称兰为“国色”,比喻其美丽秀雅;称兰为“国香”,表达了其清雅致远的气息。这些比喻与兰花的品格相得益彰,进一步强化了文章所表达的高尚情感。
同时,黄庭坚通过对兰的生长环境的描写,将其与君子的品格联系起来。他说“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意指像兰花一样的君子,虽处于困苦的境地,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性。
而后文中,黄庭坚转而赞叹兰花的美丽,这种美丽不仅体现在其外表上,更体现在其内在的品格上。他说:“含英咀华,不以华褥翫,不以芳草灭志”,表达了兰花高雅脱俗的气质和君子淡泊名利的风范。
总之,黄庭坚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美好人性的赞美和推崇。其文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明了,是一篇值得深入阅读和品味的优秀散文。
诗文: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