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士若具备才德,足以代表一国,称为国士;女若美貌出众,足以代表一国,称为国色;兰花的香气足以代表一国,称为国香。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兰花的珍贵,不需要楚国逐臣后才开始珍视。兰花很像君子,生长在深山薄丛之中,即使没有人赏识,也不会失去芬芳;即使遭受雪霜的侵袭,来年依然不改其本性。这就是所谓的“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兰花虽然含香体洁,但平日里与萧艾等草木并无二致。清风吹过,其香气满室满堂,这就是所谓的“含章以时发”。
然而,兰花和蕙兰的才德不同,世人很难区分。我在江湖漂泊多年,才渐渐了解它们的区别。兰花像君子,蕙兰像士大夫,大概在山林中十朵蕙兰才有一朵兰花。《离骚》中说:“我种了九畹的兰花,又种了百亩的蕙兰。”由此可知,不仅现在,楚国人贬低蕙兰而珍视兰花已经很久了。兰花和蕙兰都需要砂石来茂盛,需要汤水来滋润,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到了开花的时候,一株兰花只开一朵花,但香气却非常浓郁;一株蕙兰开五到七朵花,但香气不够浓郁。虽然蕙兰不如兰花,但是它看到椒就会远离,被世人誉为国香。这就是为什么山林之士去采蕙兰时,常常会迷失不归。
注释:
士之才德盖一国:指士人的才德可以代表一国的水平。
国士:指具有高尚才德的士人。
女之色盖一国:指女子的美貌可以代表一国的水平。
国色:指具有美貌的女子。
兰之香盖一国:指兰花的香气可以代表一国的水平。
国香:指具有香气的兰花。
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指人们早已知道兰花的珍贵,不需要等到楚国逐臣才开始珍视。
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指兰花虽然生长在深山薄丛之中,但不会感到无聊,即使没有人欣赏也不会感到无趣。
萧艾:指一种常见的野草。
含章以时发:指兰花在适当的时候才会散发出香气。
兰蕙之才德不同:指兰花和蕙草的才德不同。
蕙:指一种常见的野草,与兰花相比,才德稍逊。
士大夫:指具有高尚才德的人。
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关于兰花和蕙草的描述。
九畹:指一种面积单位,相当于九十亩。
百亩:指一种面积单位,相当于一百亩。
砂石:指一种土壤,不适合兰花和蕙草的生长。
茂:指生长茂盛。
汤茗:指一种肥料,有助于兰花和蕙草的生长。
一干一花:指兰花每株只开一朵花。
一干五七花:指蕙草每株可以开五到七朵花。
视椒则远:指蕙草的香气不如兰花,与椒香相比相差甚远。
当门不得不锄:指蕙草生长茂盛,需要经常修剪。
诗文: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久,乃尽知其族。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予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是以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出,莳以砂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是所同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虽不若兰,其视椒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锄”,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