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其二的分析

分析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在当时文坛上,针对一些人存在的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而写的。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反对好古非今的文学批评观点。在诗中,杜甫明确肯定了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并且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不要讥笑王杨卢骆。杜甫认为,王杨卢骆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杜甫在这首诗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见解,这些见解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例如,“不薄今人”这一观点提醒人们不要一味崇尚古人,要珍视今天的文学成就和创新;“别裁伪体”这一论述告诉人们不要模仿别人的文学风格,而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创性;“学习风雅”则提示人们要在学习他人的经验和优点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转益多师”(兼采众家之长)的理念告诉人们要学习各家之长,汲取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些观点是非常宝贵的。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积极推崇这些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以推动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像王杨卢骆这样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风格的文学巨匠,是我们历史上文学经典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下去。


诗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