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为六绝句·其二》拼音译文赏析

  • weí
    liù
    jué
    ·
    èr
  • [
    táng
    ]
  • wáng
    yáng
    luò
    dāng
    shí
    qīng
    báo
    weí
    wén
    shěn
    weì
    xiū
  • ěr
    cáo
    shēn
    míng
    miè
    feì
    jiāng
    wàn
    liú

原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及注释
王杨卢骆,当时才华出众,轻佻放荡,写作时不停嘲笑。
你们的身体和名声都会消逝,但江河却永远流淌。
注释:
王杨卢骆:指唐代四大家王之涣、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体:指文学风格。

轻薄为文哂未休:指他们的文风轻佻,不够严肃认真。

尔曹身与名俱灭:指人们的生命和名声都会消逝。

不废江河万古流:指尽管人们的生命和名声会消逝,但江河却会永远流淌不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分析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在当时文坛上,针对一些人存在的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而写的。这首诗反映了杜甫反对好古非今的文学批评观点。在诗中,杜甫明确肯定了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并且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不要讥笑王杨卢骆。杜甫认为,王杨卢骆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杜甫在这首诗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见解,这些见解到今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例如,“不薄今人”这一观点提醒人们不要一味崇尚古人,要珍视今天的文学成就和创新;“别裁伪体”这一论述告诉人们不要模仿别人的文学风格,而应该保持自己的原创性;“学习风雅”则提示人们要在学习他人的经验和优点的同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转益多师”(兼采众家之长)的理念告诉人们要学习各家之长,汲取优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些观点是非常宝贵的。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积极推崇这些文学批评的基本原则,以推动文学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像王杨卢骆这样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特风格的文学巨匠,是我们历史上文学经典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下去。 分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杜甫、王杨卢骆、诗词、风格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补充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杜甫简介
唐朝 诗人杜甫的照片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