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吹箫的人已经走了,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着。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
【补充汉字译文】
吹箫:古代一种风琴,这里指演奏吹箫的人
桂花:一种芳香植物
走了:离开了
影子:这里指桂花树的倒影
徘徊:来回摇晃
【注释】
桂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芳华天女”,是中秋节的象征之一。而吹箫的人则代表了过去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桂花树的影子徘徊不散,似乎在告诉我们,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但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存。
收成不好的年岁承接着甘露,向东望去缥缈的荷花池,仿佛注入了寒光。
【补充汉字译文】
收成:农作物的收获
年岁:年份
承接:接续
甘露:古代称天降的甘甜水滴,这里比喻善良的人
缥缈:模糊不清的样子
荷花池:种植荷花的水池
注入:灌注
寒光:冰冷的光芒
【注释】
这一段描述了收成不好的年份里,甘露的善意似乎比往常更加重要。同时,向东望去的荷花池仿佛被寒光笼罩,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天。这里通过荷花池和寒光的形象来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凸显出时间的无情。
去年在半夜梦见横在江上。依靠着高的桅杆,长短不齐的诗赋。茫茫地搅动着,尽兴返回,没有惊动鸥鹭。谁知道明年在哪里?
【补充汉字译文】
梦见:做梦看到
横在:横卧在
江上:江边
桅杆:船上支撑帆的柱子
长短不齐:指作品水平不一
诗赋:指诗歌和散文
茫茫:雾蒙蒙的样子
搅动:摇晃、颠簸
尽兴返回:玩尽了,回来了
鸥鹭:水鸟
【注释】
这一段描述了作者在半夜里做的一个梦。在梦中,他看到自己横卧在江边,依靠着高大的桅杆,写下了一些长短不一的诗赋。这些诗赋被茫茫雾气所包围,摇晃不定,但又没有惊动周围的鸥鹭。这里通过梦境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不可捉摸。
慢慢地在等待黄鹤楼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二十四桥,还记得杜书记吗?二个字,三个字,字字都是这样,看看刺史,东路的布衣。
【补充汉字译文】
等待:期望
黄鹤楼:古代名胜之一,位于长江南岸
漂泊:流浪
前半生:指年轻时期
二十四桥:古代建筑物之一,位于扬州市境内
杜书记:指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刺史:古代官员的称号
东路:东方的地方
布衣:古代平民的服饰
【注释】
这一段描述了作者等待在黄鹤楼上的情景,同时也回忆起自己漂泊在外度过前半生的经历。他看到二十四桥,想起了杜甫的名句,同时也看到了身处异乡的布衣和担任刺史的官员。这里通过描写建筑物和人物的形象,展现出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与思考。
团圆跟原来一样。
【补充汉字译文】
团圆:家人再次团聚
原来:以前、从前
【注释】
这句话是对前面所描述内容的总结。虽然时间已经改变了很多事情,但团圆的感觉却依旧如故。这里也借用了“团圆”这个词来表达人们对于亲情和家庭的向往。
诗文: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
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