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组由两首小令曲组成的乐曲,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怀古情思。在这里,我们将对这组乐曲进行进一步的鉴赏。
这组乐曲共包含两首令曲,其中第一首与传统诗词的绝句和令词相近,而第二首则与诗词相比较远。第一首乐曲开篇就列出三个典故,分别是秦始皇在骊山建阿房宫行乐,西晋富豪石崇筑金谷园行乐,隋炀帝沿运河南巡江都游乐。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不免败亡的典型,但这组乐曲仅典出事情的发端而不说其结局。乐曲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为结尾,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盛景和兴衰荣辱的感慨。“东风还又”一句体现了季节更替的变迁,而“野花开暮春时候”则展示了一个凄凉的画面,使得整个乐曲显得异常唯美和深刻。这与刘禹锡的七绝《乌衣巷》的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首乐曲在手法上似乎与第一首相同,也是列举三件事情:霸王别姬,楚庄王与虞姬,汉武帝的“拒谏酷吏”们。但与第一首不同的是,这三个故事的关联性更为紧密,它们都与爱情和权力有关。在这首乐曲中,对于不同人物的命运和不同情感的选择,作者通过音乐来表现出他的思考和感受,让人产生共鸣。
整个乐曲的长短参差、奇偶间出,更近于令词。这种体裁给人一种轻盈、富有节奏感的感觉,在表现怀古情思的同时,也让人心旷神怡。总体而言,这组曲子是一组非常精彩的传统音乐作品,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
诗文: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