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在元丰年初,我身着布衣向西行,途经天长道中。四十余年后的辛丑正月,我为避贼而重游故地。感叹岁月流逝,偶然写下这首词。
稚嫩的柳树在晴朗的天气下摇曳,故溪中的雨已停歇,河水依旧没有春天的气息。我身穿驼色的衣裳,寒意袭来,初升的太阳还不足以驱散轻薄的阴影。我叹息着,曾经的事情都随着孤雁飞去,我和塘边的芦苇一起迎来了晚年,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停留,征途漫长,尘沙飞扬。我想起了曾经的朱颜翠发,曾经走过的地方,这个故地让人感慨不已。
道路连接着三个楚地,天空低垂着四野,高大的树木依旧矗立在路旁,路面崎岖不平。我怀念着东陵的隐士,彭泽的归来,左右手拿着琴书自得其乐,松树和菊花相依相伴,何况我这个风流人物,却已经老去。我感谢我的故友,他亲自赶来郑驿,我们一起喝酒,劝我留下来,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让我这个疲惫的旅人思念家乡。
注释:
元丰初:指宋理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
布衣:指平民百姓,没有官职。
天长道中:指安徽省天长市的道路。
辛丑正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的正月。
避贼:指逃避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暴乱。
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稚柳苏晴:指春天里嫩绿的柳树和晴朗的天气。
故溪歇雨:指在故乡的小溪边,雨已停歇。
川迥未觉春赊:指河川水位还没有上涨,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到来。
驼褐寒侵:指寒冷的天气穿透了衣服。
初日:指早晨的阳光。
轻阴抵死须遮:指轻微的阴影也能遮挡阳光,让人感到寒冷。
逐孤鸿尽去:指孤独的鸿雁已经飞走了。
身与塘蒲共晚:指作者和塘边的芦苇一起度过晚年。
争知向此:指不知道前方的路途会有怎样的困难。
征途迢递:指漫长的旅途。
伫立尘沙:指在沙漠中停留。
朱颜翠发:指年轻时的美貌。
故地使人嗟:指回到故乡让人感慨万千。
道连三楚:指道路连接着湖南、湖北、河南三个地方。
天低四野:指天空低垂,四周广阔。
乔木依前:指高大的树木依次排列。
临路敧斜:指路面崎岖不平。
重慕想:指怀念过去。
东陵晦迹:指东陵已经荒废。
彭泽归来:指回到彭泽故乡。
左右琴书自乐:指自己弹琴、读书自娱自乐。
松菊相依:指松树和菊花相互依托。
风流鬓未华:指年轻时的风流才子已经老去。
故人:指老友。
亲驰郑驿:指亲自前往郑州的驿站。
时倒融尊:指喝酒消愁。
劝此淹留:指劝作者留下来。
共过芳时:指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翻令倦客思家:指让旅途疲惫的人想起家乡。
诗文: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