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稚柳苏晴》拼音译文赏析

  • 西
    píng
    ·
    zhì
    liǔ
    qíng
  • [
    sòng
    ]
    zhōu
    bāng
    yàn
  • yuán
    fēng
    chū
    西
    shàng
    guò
    tiān
    cháng
    dào
    zhōng
    hòu
    shí
    nián
    xīn
    chǒu
    zhèng
    yuè
    zeí
    yóu
    gǎn
    tàn
    suì
    yuè
    ǒu
    chéng
  • zhì
    liǔ
    qíng
    xiē
    chuān
    jiǒ
    weì
    jiào
    chūn
    shē
    tuó
    hán
    qīn
    zhèng
    lián
    chū
    qīng
    yīn
    zhē
    tàn
    shì
    zhú
    hóng
    鸿
    jìn
    shēn
    táng
    gòng
    wǎn
    zhēng
    zhī
    xiàng
    zhēng
    tiáo
    zhù
    chén
    shā
    niàn
    zhū
    yán
    cuì
    céng
    dào
    chù
    shǐ
    使
    rén
    juē
  • dào
    lián
    sān
    chǔ
    tiān
    qiáo
    qián
    lín
    xié
    chóng
    xiǎng
    dōng
    líng
    huì
    péng
    guī
    lái
    zuǒ
    yòu
    qín
    shū
    sōng
    xiāng
    kuàng
    fēng
    liú
    bìn
    weì
    huá
    duō
    xiè
    rén
    qīn
    chí
    zhèng
    驿
    shí
    dǎo
    róng
    zūn
    quàn
    yān
    liú
    gòng
    guò
    fāng
    shí
    fān
    lìng
    juàn
    jiā

原文: 元丰初,予以布衣西上,过天长道中。后四十余年,辛丑正月,避贼复游故地。感叹岁月,偶成此词。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敧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相关标签:写景

译文及注释
在元丰年初,我身着布衣向西行,途经天长道中。四十余年后的辛丑正月,我为避贼而重游故地。感叹岁月流逝,偶然写下这首词。

稚嫩的柳树在晴朗的天气下摇曳,故溪中的雨已停歇,河水依旧没有春天的气息。我身穿驼色的衣裳,寒意袭来,初升的太阳还不足以驱散轻薄的阴影。我叹息着,曾经的事情都随着孤雁飞去,我和塘边的芦苇一起迎来了晚年,谁能想到,我会在这里停留,征途漫长,尘沙飞扬。我想起了曾经的朱颜翠发,曾经走过的地方,这个故地让人感慨不已。

道路连接着三个楚地,天空低垂着四野,高大的树木依旧矗立在路旁,路面崎岖不平。我怀念着东陵的隐士,彭泽的归来,左右手拿着琴书自得其乐,松树和菊花相依相伴,何况我这个风流人物,却已经老去。我感谢我的故友,他亲自赶来郑驿,我们一起喝酒,劝我留下来,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让我这个疲惫的旅人思念家乡。
注释:
元丰初:指宋理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

布衣:指平民百姓,没有官职。

天长道中:指安徽省天长市的道路。

辛丑正月:指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的正月。

避贼:指逃避义和团运动期间的暴乱。

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稚柳苏晴:指春天里嫩绿的柳树和晴朗的天气。

故溪歇雨:指在故乡的小溪边,雨已停歇。

川迥未觉春赊:指河川水位还没有上涨,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到来。

驼褐寒侵:指寒冷的天气穿透了衣服。

初日:指早晨的阳光。

轻阴抵死须遮:指轻微的阴影也能遮挡阳光,让人感到寒冷。

逐孤鸿尽去:指孤独的鸿雁已经飞走了。

身与塘蒲共晚:指作者和塘边的芦苇一起度过晚年。

争知向此:指不知道前方的路途会有怎样的困难。

征途迢递:指漫长的旅途。

伫立尘沙:指在沙漠中停留。

朱颜翠发:指年轻时的美貌。

故地使人嗟:指回到故乡让人感慨万千。

道连三楚:指道路连接着湖南、湖北、河南三个地方。

天低四野:指天空低垂,四周广阔。

乔木依前:指高大的树木依次排列。

临路敧斜:指路面崎岖不平。

重慕想:指怀念过去。

东陵晦迹:指东陵已经荒废。

彭泽归来:指回到彭泽故乡。

左右琴书自乐:指自己弹琴、读书自娱自乐。

松菊相依:指松树和菊花相互依托。

风流鬓未华:指年轻时的风流才子已经老去。

故人:指老友。

亲驰郑驿:指亲自前往郑州的驿站。

时倒融尊:指喝酒消愁。

劝此淹留:指劝作者留下来。

共过芳时:指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翻令倦客思家:指让旅途疲惫的人想起家乡。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文章是一首词,名为《钱塘湖春行》。这首词被认为是南宋文学巨匠周邦彦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写于公元1121年的辛丑正月,作者当时已经六十五岁,也是他生命最后的一年。在小序中,他提到“避贼”二字,所指的是当时江浙地区爆发的方腊起义。该起义在1120年秋天爆发,反抗北宋王朝的沉重剥削,激烈震动了东南地区。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重游故地钱塘湖时的景象和感慨。在词的上片前半部分,作者以“稚柳苏晴”三句开篇,写出初春的景色。接着,“故溪”与“稚柳”相对,形成对称,而“歇雨”与“苏晴”相承,也形成对偶。下面“驼褐寒侵”三句,写出了初春的气息,以及太阳被树荫所遮挡带来的感受。 整个词作极具情感,语言凝练,极具意境,如“川迥未觉春赊”和“轻阴低死须遮”中的抵死等词,这些词语不仅突出了周邦彦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刻的感情。在此之后,“叹事逐孤鸿尽去”直到上阕尾“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诸句,皆为情语,写出了作者对往事的缅怀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总之,《钱塘湖春行》极其优美,充满了南宋文学的独特风格,展现了周邦彦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赏析详情»


赏析二
这篇文章以周邦彦的词作为素材,对其上片进行赏析。文章首先指出上片的写作方法是“先写景后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词人内心的思想感受。作者将诗中的“稚柳苏晴”、“故溪歇雨”等描述解读为精妙的写作技巧,突出了周词常用的词序倒置手法,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对故土风光的留恋之情。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词中“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这一句,对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抑郁情绪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认为,这句话所表述的背景是自然界的清新与明媚,而词人却因为身处寒冷环境而感到压抑,同时也透露出对岁月逝去、生命消逝的忧虑。 最后,作者观察到整篇文章的主旨贯穿始终,表达的是词人多年来所经历的坎坷历程和令人沮丧的心路历程。词中的“叹”、“嗟”等字眼,以及对动静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怨和无奈。整篇文章的语言用词简洁明快,体现出深刻的思考与理解,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了周邦彦的词,并对其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赏析二详情»


创作背景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与辛弃疾、苏轼、李清照等人并称为宋词四大家。在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共创作了数百首优秀的词作,其中代表作之一便是《故乡》。这首词是周邦彦于1121年正月二十六日写成的,当时他已经六十六岁高龄,可以说是他创作中的绝笔之作。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来源于周邦彦的生平经历。元丰初年,朝廷下诏增加太学生名额,周邦彦得以入京游学。不久后,他被任命为南京鸿庆宫提举,但由于这是一种可以听便外州居住的外祠官职,周邦彦便先回了自己的老家杭州。然而,当他回到杭州时,方腊起义军已经占领了这座城市。因此,周邦彦立即北上渡江,到达扬州,并在天长县西上,“故地”之行时,他感念岁月的飘零州县、垂老奔波、凄然伤痛的情绪,便写下了《故乡》这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词作。 通过对周邦彦生平经历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进而深入挖掘他的思想和文学艺术价值。该词作品成就不仅在于其文字表达的美感,还在于从词人之情中透露出的悯世怀古之意,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柳才甦(sū)、雨方停,川流悠悠远去,不觉春天已徐徐到来。——“柳才甦”意指柳枝刚刚苏醒过来的样子。 稚柳在雨中苏醒,春寒料峭,春意无多,冷暖不定。——“稚柳”指的是年幼的柳树。 驼褐色,初阳的微温还被浅浅的树荫遮挡。——“驼褐色”形容了老枝上残留的雪袭霜欺的痕迹。 自身也与塘中的蒲苇一齐衰老枯黄。——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自我认知。 四十年来经历的人情世事,皆已随秋去春来的孤鸿疾飞而去。——描述了时间的变化和流逝,以及生命的短暂。 怎能知道将要去的地方前途如何,长久地沉思着站立在平坦的沙岸。——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迷茫。 天似穹庐、四野处地天相衔,高大的乔木依然如四十年前。——描绘了自然景色,并将其与时间对比。 然而如今自己举足要踏上前方征途的时候,却是心境很不平静,时间变迁,重游故地,但人的心境迥然不同。——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内心感受也发生了变化。 羡慕像东陵侯召平与彭泽令陶渊明一样韬影晦迹、鄙视功名归隐林下的生活。——表达了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以琴、书自娱,闲时依松赏菊,何况自己精力尚沛、两鬓尚无白发。——表现出对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渴望和自信。 由衷感谢当年的故交好友,他们亲来我下榻处,为我接风,邀我宴饮,执壶把盏,热情留我共同度过百花即将吐艳争芳的春天。——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故人的殷勤挽留反而让我这个疲倦无比的游子盼望着返家。——表现了旅途艰辛,渴望回到家的心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官职,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