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归晋知罃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晋国人回到楚国公子谷臣那里,与连尹襄老的尸体一起葬在楚国,以求知罃。于是荀首成为中军佐,楚国人同意了他的请求。

公子谷臣送知罃时问:“你是否怨恨我?”荀首回答:“两国都在治理战争,我不才,不能胜任,只能成为俘虏。你们没有用战争来惩罚我,让我回去,这是你们的恩惠。我实在不才,还有谁敢怨恨呢?”

公子谷臣说:“那你是否感激我?”荀首回答:“两国都在考虑社稷大事,同时也想解决人民的痛苦,互相宽容,以达成友好。两国之间有了友好,我也不会落后。谁能感激呢?”

公子谷臣问:“你回去后要怎么报答我?”荀首回答:“我不会怨恨你,你也不需要感激我。既没有怨恨,也没有感激,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

公子谷臣说:“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告诉别人。”荀首回答:“凭借你的灵魂,我能够回到晋国,让我的尸体得到安葬,这是你的恩惠,我甘愿成为你的俘虏。如果你能够让我免于死亡,我愿意献上我的首级,让你献给你的外臣。我会请求我的国君,让我成为你的俘虏,即使我死了也不会消逝。如果我不能得到你的命令,我会让我的嗣子继承我的职位,成为你的臣子,带领军队保卫你的领土。即使我遇到了执政者,我也不会违抗你的命令。我会竭尽全力,不会有二心,以尽我的忠诚。这就是我的报答。”

公子谷臣说:“晋国现在还不能与我们争斗。”他重视荀首,然后让他回去了。
注释:
注释:
1. 归楚公子谷臣:晋国人归附楚国公子谷臣。
2. 连尹襄老:连州尹襄老,楚国官员。
3. 知罃:一种古代的乐器。
4. 荀首:荀首是晋国的一位将领。
5. 中军:晋国的军队编制中的一个部分。
6. 俘馘:指被俘虏的人。
7. 衅鼓:古代战争中用来鼓舞士气的鼓。
8. 社稷:指国家的神明和土地神。
9. 纾其民:解除人民的疾苦。
10. 宥:宽恕。
11. 累囚:指被关押的囚犯。
12. 得归骨:指将死者的遗骸归还故乡。
13. 帅偏师以脩封疆:指派遣一支军队巡视边疆,以维护国家安全。
14. 致死:不惜牺牲生命。
15. 二心:指心怀叵测的意图。
16. 重为之礼:对其表示尊重和感激。




诗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重为之礼而归之。


相关标签:爱国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