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虚白上人序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我起初不想与佛教徒一起游玩,但读了东坡所写的《勤上人诗序》,看到他称赞勤之贤,说:“如果勤能在士大夫中间得到认可,一定不会辜负欧阳公。”我因此感叹士大夫的风气已经破败已久,而对佛教徒有了可与之游的感觉。

去年春天,我客居城西,闲暇时去云岩山间寻找可与之游的人,结果遇到了虚白上人。

虚白身形瘦弱,但神清气爽,不轻易言笑。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剑池之上,当时就觉得他很有才华。进入他的房间,一无所有,只有破箧和折铛,尘土飞扬。他穿着一件破衲衣,只有一碗稀粥,但他却自得其乐。他写诗时,也是悠然自得,没有急迫和苦恼的样子,很像普通人。

春天和初夏时,云岩山游客很多,有很多官员和要人,车马互相穿梭。主人敲钟召集大家,送迎非常谨慎,但虚白却闭门不出,静静地坐着,好像什么都没听到。当我到达时,他穿着破鞋子,起身跟我一起走,指引我穿过幽深的林间小路,日落后才回来。我越来越敬佩虚白,感到很感慨。现代的士大夫们都追求名利,议论纷纷,互相攀比,让虚白穿上冠带加入他们的行列,有谁肯这样做呢?虚白是佛教徒,佛教强调安静和无私,他的品质也很适合这种生活方式。我问自己,现在的佛教徒还有没有那些胡言乱语、荒唐无稽的人?还有没有那些追求名利、建造高楼大厦、养美女丰富饮食的人?所以,虚白的才华不仅超过了我们这些人,也超过了他的同行。我很高兴能和他一起游玩,从未感到厌倦。

今年秋天,虚白要去东游,来找我请教一句话作为礼物。我知道虚白不是那种追求名利的人,所以我写下了这些感受,一方面是为了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是为了反省自己,让虚白不会因此感到尴尬。
注释:
注释:

1. 佛:指佛教,此处指信仰佛教的人。

2. 东坡:指北宋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 勤上人诗序:苏轼所作的一篇诗序,序文中称赞了勤上人的才华和品德。

4. 士大夫:指古代的文官阶层,也指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的人。

5. 佛者之有可与游者:指信仰佛教的人有可一起游玩的人。

6. 云岩:指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名胜风景区。

7. 虚白上人:指虚白,一位居住在云岩的佛教僧人。

8. 形癯:形容身体瘦弱。

9. 剑池:云岩的一个景点,有一座古剑池。

10. 弊箦折铛:指虚白的住所很简陋,只有一些破旧的家具。

11. 粥一盂:指虚白的生活很简单,只有一碗粥。

12. 逍遥徜徉:形容虚白生活得很自在,没有束缚。

13. 盈:指富裕。

14. 骈然:形容人群拥挤。

15. 庐:指住所。

16. 袭冠带以齿其列:指虚白能够成为士大夫的一员。

17. 佛之道贵静而无私:指佛教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无私的精神。

18. 呶呶:形容人说话不清楚。

19. 逐逐:形容人行动狂躁。

20. 造请之役:指为了追求名利而四处拜访请托的行为。

21. 美女丰食:指追求享乐和物质财富的生活方式。

22. 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指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受到启发,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反思和省察。




诗文: 余始不欲与佛者游,尝读东坡所作《勤上人诗序》,见其称勤之贤曰:“使勤得列于士大夫之间,必不负欧阳公。”余于是悲士大夫之风坏已久,而喜佛者之有可与游者。
去年春,余客居城西,读书之暇,因往云岩诸峰间,求所谓可与游者,而得虚白上人焉。
虚白形癯而神清,居众中不妄言笑。余始识于剑池之上,固心已贤之矣。入其室,无一物,弊箦折铛,尘埃萧然。寒不暖,衣一衲,饥不饱,粥一盂,而逍遥徜徉,若有余乐者。间出所为诗,则又纡徐怡愉,无急迫穷苦之态,正与其人类。
方春二三月时,云岩之游者盛,巨官要人,车马相属。主者撞钟集众,送迎唯谨,虚白方闭户寂坐如不闻;及余至,则曳败履起从,指幽导胜于长林绝壁之下,日入而后已。余益贤虚白,为之太息而有感焉。近世之士大夫,趋于途者骈然,议于庐者欢然,莫不恶约而愿盈,迭夸而交诋,使虚白袭冠带以齿其列,有肯为之者乎?或以虚白佛者也,佛之道贵静而无私,其能是亦宜耳!余曰:今之佛者无呶呶焉肆荒唐之言者乎?无逐逐焉从造请之役者乎?无高屋广厦以居美女丰食以养者乎?然则虚白之贤不惟过吾徒,又能过其徒矣。余是以乐与之游而不知厌也。
今年秋,虚白将东游,来请一言以为赠。余以虚白非有求于世者,岂欲余张之哉?故书所感者如此,一以风乎人,一以省于己,使无或有愧于虚白者而已。


相关标签: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