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佛印:
这种小心眼儿子,还假装和人家一起打坐参禅,却老是欺负人家高僧。佛印师父这么好的人,你怎么能这样说他呢?你应该向他道歉才对。
苏轼被妹妹的话惊醒了,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行为实在太不成熟,太不应该了。于是他来到佛印的住处,真诚地向佛印道歉,并承诺以后一定不再欺负他。
佛印听了苏轼的道歉,欣然接受,并告诉苏轼:“我平日里修行,是为了证悟佛理,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待我。并且,苏子你是个聪明人,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和修行,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苏轼深受佛印的话影响,开始反思自己。他也开始在修行中用心去体悟佛理,而不再只是追求听起来美好的表面功夫。他还常常和佛印一起探讨佛理,一起打坐禅修。佛印也开始指导他,帮他更好地修行。
从此,苏轼变得更加宽容、淡泊、有修养。他的文学作品也随之更加充实,深入人心。佛印则继续奉行自己的修行,教育更多的人,用自己的生命行走着慈悲的佛法。
这段小故事告诉我们,欺负别人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而修行则能让我们变得更成熟、宽容、有思想,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面对自己和周遭的人事物。同时,敬畏生命,慈爱万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素质。时发现饼不见了,便质问佛印。佛印笑着回答:“你们讲究的是见心见性,但却还不能看透我的心啊!”苏东坡和黄庭坚对佛印的机智深感敬佩,从此对他更加尊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参禅修行不仅是要看透自己的内心,还要学会看透他人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禅的境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得道的人。佛印尚且如此精于禅修,普通人更要努力修行,方可趋近成道之路。庭坚说:“你瞧瞧,今晚没有金山寺的和尚来凑热闹,真是难得啊!”
黄庭坚回答道:“也不一定,他可能藏在船下吃剩的酒菜里呢!”
苏东坡当场就大笑起来,乐此不疲。而游船上的其他客人也为两人的幽默感所感染,欢声笑语不绝于舌。
然而,后来他们才知道,当晚金山寺和尚确实藏在船下,偷偷地享受了一顿美食。这一幕更让苏东坡和黄庭坚对这位和尚的才华和灵活性心生敬佩。于是苏东坡率先高声唱着:
清风吹拂荷塘间,
倚栏杆欣赏月华悬,
佳节如约其乐垂,
不禁想起聚会时。
黄庭坚听了,思索片刻,然后唱道:
独卧庭前月下来,
荷池岸边灯影摇,
纵有离别情无奈,
此身何惜到黎明哉。
两人边唱边饮,时而低语,时而大笑,一时间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湖面。而佛印和尚藏在板底下,偷听着两人的话语,心中暗自感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能与知己觥筹交错、畅谈人生,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佛印看着两位大儒这么开心,也跟着开怀大笑,忽然想起什么,悄悄拿出一本书来,递给了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一看,是一本他一直想要的书,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感激地对佛印说:“你还是那么会心,这本书我可是一直惦记着呢!”黄庭坚也好奇地问:“佛印,这本书是哪儿弄的啊?”佛印神秘地笑了笑,没说话,只是轻轻一挥手,说道:“此地无银三百两。”三人又一起爆笑起来。后来,他们在这艘小船上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聊天、赏景、品茶,令人难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