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拼音译文赏析

  • hòu
    shí
    jiǔ
    shàng
    zǎi
    xiāng
    shū
  • [
    táng
    ]
    hán
  • èr
    yuè
    shí
    liù
    qián
    xiāng
    gòng
    jìn
    shì
    hán
    jǐn
    zài
    bài
    yán
    xiāng
    gōng
    xià
  • xiàng
    shàng
    shū
    suǒ
    zhù
    wén
    hòu
    dài
    mìng
    fán
    shí
    yǒu
    jiǔ
    mìng
    gǎn
    táo
    dùn
    zhī
    suǒ
    weí
    nǎi
    gǎn
    zhī
    zhū
    qiú
    shuō
    ér
    qǐng
    mìng
    zuǒ
    yòu
  • wén
    zhī
    dǎo
    shuǐ
    huǒ
    zhě
    zhī
    qiú
    miǎn
    rén
    weí
    xiōng
    zhī
    rán
    hòu
    ér
    wàng
    zhī
    jiāng
    yǒu
    jiè
    zhě
    suī
    suǒ
    zēng
    yuàn
    gǒu
    zhì
    zhě
    jiāng
    shēng
    ér
    wàng
    rén
    zhī
    jiè
    zhě
    wén
    shēng
    ér
    jiàn
    shì
    weí
    xiōng
    zhī
    rán
    hòu
    wǎng
    ér
    quán
    zhī
    suī
    yǒu
    suǒ
    zēng
    yuàn
    gǒu
    zhì
    zhě
    jiāng
    kuáng
    bēn
    jìn
    shǒu
    jiāo
    máo
    jiù
    zhī
    ér
    ruò
    shì
    zhě
    zaī
    shì
    chéng
    ér
    qíng
    chéng
    beī
  • zhī
    qiáng
    xué
    xíng
    yǒu
    nián
    weí
    dào
    zhī
    xiǎn
    xíng
    qiě
    dǎo
    qióng
    è
    饿
    zhī
    shuǐ
    huǒ
    weī
    qiě
    shēng
    ér
    xià
    wén
    ér
    jiàn
    zhī
    jiāng
    wǎng
    ér
    quán
    zhī
    jiāng
    ān
    ér
    jiù
    yǒu
    lái
    yán
    xià
    zhě
    yuē
    yǒu
    guān
    shuǐ
    ér
    huǒ
    zhě
    yǒu
    jiù
    zhī
    dào
    ér
    zhōng
    zhī
    jiù
    xià
    qiě
    weí
    rén
    rén
    zaī
    rán
    ruò
    zhě
    jūn
    zhī
    suǒ
    dòng
    xīn
    zhě
  • huò
    weì
    yán
    rán
    zǎi
    xiāng
    zhī
    shí
    qiè
    weì
    zhī
    zhī
    yán
    zhě
    chéng
    cái
    néng
    dāng
    xián
    xiāng
    zhī
    ěr
    ruò
    suǒ
    weì
    shí
    zhě
    zài
    shàng
    weì
    zhě
    zhī
    weí
    ěr
    feī
    tiān
    zhī
    suǒ
    weí
    qián
    liù
    nián
    shí
    zǎi
    xiāng
    jiàn
    wén
    shàng
    yǒu
    méng
    chōu
    zhuó
    zhě
    jīn
    shí
    zaī
    qiě
    jīn
    jié
    guān
    chá
    shǐ
    使
    fáng
    yíng
    tián
    zhū
    xiǎo
    shǐ
    使
    děng
    shàng
    pàn
    guān
    jiān
    shì
    weì
    shì
    zhě
    kuàng
    zài
    zǎi
    xiāng
    jūn
    suǒ
    zūn
    jìng
    zhě
    ér
    yuē
    zhī
    jìn
    rén
    zhě
    huò
    dào
    huò
    guǎn
    jīn
    suī
    jiàn
    yóu
    fāng
    qíng
    zhī
    suǒ
    cái
    weí
    shào
    chuī
    lián
    yān
  • zài
    bài

原文: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译文及注释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恭敬地再次向相公阁下行礼,说道:
我上书和所写的文章已经呈上去了,等待命令已经十九天了,却没有得到回复。我害怕,不敢逃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自愿接受不测的惩罚,以求完成我的任务,并请求左右的人给我一个机会。
我听说,即使是跳进水火中求免于人的人,也需要先得到他的父兄子弟的慈爱,才会呼唤他们的帮助。如果有人在他身边,即使他们曾经憎恨他,只要不想让他死,就会大声呼唤他们的仁慈。那些在他身边的人听到他的呼声,看到他的处境,只有得到他的父兄子弟的慈爱,才会去全力帮助他。即使他们曾经憎恨他,只要不想让他死,就会拼尽全力,浑身湿透,焦头烂额,不辞辛劳地去救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处境非常危急,他们的情况非常可悲。
我韩愈已经强学力行多年了。我不仅知道学习的艰难险阻,而且一直在不断地前进,就像跳进穷饿的水火中一样,我的处境既危险又紧急,我大声呼喊着。相公阁下听到了我的呼声,看到了我的处境,你会去全力帮助我吗?还是安然无恙地不去救我呢?有人对我说:“你说得很对,但是宰相们不知道你的才能,现在的时机也不适合。”我私下认为这些人不懂得如何说话。他们的才能不足以胜任贤相的职位,但所谓的时机,只是在位者的意愿而已,并非天意。五六年前,宰相们推荐了一些人,其中有些人是从平民中抽选出来的,和现在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呢?而且现在的节度使、观察使和防御营田等小官,还可以自己提拔判官,没有区别于已经成为官员或者还未成为官员的人。更何况在宰相们中,我们的君主所尊敬的人,为什么说不行呢?古代推荐人才,有时是从盗贼中挑选,有时是从管库中举荐。现在虽然我是个平民,但我也足以胜任这个职位。我的情况很狭窄,我的话很拘谨,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希望您能多多体恤。
我韩愈再次向相公阁下行礼。
注释:
注释:
1. 前乡贡进士:指韩愈曾经参加过乡试并且考中了进士。
2. 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指韩愈在等待官职任命的过程中已经等了19天,但是还没有得到任命。
3. 不测之诛:指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惩罚。
4. 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指即使是蹈火水之中的人也会求人救助。
5. 介于其侧者:指旁观者。
6. 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形容救人时的紧急情况。
7. 强学力行:指韩愈勤奋学习,努力实践。
8. 道之险夷:指学习的道路充满了困难和危险。
9. 穷饿之水火:指极度贫困和危险的处境。
10. 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指有些人虽然有救的可能,但最终还是无法得到救助。
11. 宰相则知子矣:指只有当韩愈成为宰相时,才会知道他的才能和价值。
12. 固在上位者之为:指权力在上位者的决定。
13. 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指即使是出身低微的人,也有可能成为官员。
14. 少垂怜:指少许同情和怜悯。


译文及注释详情»


韩愈简介
唐朝 诗人韩愈的照片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是当时古文运动的推行者,合称“韩柳”。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散文、诗,均有名。著作收录《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