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蒲类津 / 晚泊蒲类》拼音译文赏析

  • leì
    jīn
    /
    wǎn
    leì
  • [
    táng
    ]
    luò
    bīn
    wáng
  • èr
    tíng
    guī
    wàng
    duàn
    wàn
    xīn
    chóu
    shān
    yóu
    nán
    shǔ
    yuán
    beǐ
    liú
  • wǎn
    fēng
    lián
    shuò
    xīn
    yuè
    zhào
    biān
    qiū
    zào
    huǒ
    tōng
    jūn
    fēng
    yān
    shàng
    shù
    lóu
  • lóng
    tíng
    dàn
    zhàn
    yàn
    hàn
    huì
    fēng
    hóu
    zuò
    lán
    shān
    xià
    kōng
    lìng
    hàn
    guó
    xiū

原文: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译文及注释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二庭:指京城和故乡。归望:回望。断:中断。
万里客:离家远行的客人。
心愁:心中忧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犹:还。属:归属。
河源:河的源头。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朔气:指初冬的寒气。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军壁:军营的城墙。
烽烟:军队用来传递信息的烟火。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龙庭:指北方的军队。苦战:艰苦的战斗。
燕颔:指南方的军队。会封侯:有望被封为侯爵。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兰山:指南方的山。汉国:指中原地区的国家。
意思是说,不要让南方的山下发生战争,否则会让中原的国家感到羞耻。 译文及注释详情»


骆宾王简介
唐朝 诗人骆宾王的照片

骆宾王(约640年-684年),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被斩,一说剃发出家,终身隐居。道教扶鸾的信众以骆宾王被斩时兵解,忠肝义胆与文采昂扬,尊之为神,被玉帝封于南宫(南天),是为南宫骆恩师,与孔恩师同属于吕洞宾祖师之幕府。佛教徒则盛传骆宾王遁入禅门,称之为“普济妙章禅师”,年年端午盛大奉祀。台北行天宫会在端午节举办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