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空歌易水寒。
译文及注释:
边烽:边境的烽火台;警榆塞:警戒的榆树关口。
侠客:侠义之士;度桑干:穿越沙漠。
柳叶:柳树的叶子;银镝:银制的箭头。
桃花:桃树的花朵;玉鞍:用玉制成的马鞍。
满月:圆满的月亮;临:照耀;弓影:弓的影子。
连星:连成一线的星星;入:进入;剑端:剑的尖端。
燕丹客:指唐代诗人李白;易水寒:指易水河畔的寒冷。
空歌:空谈歌唱。
注释:
边烽:边境的烽火台,用于传递警报。
警榆塞:榆塞是指边境的关隘,警榆塞即是警戒的关隘。
侠客:指有侠义之心的人。
度桑干:桑干是指沙漠中的一种植物,度桑干即是穿越沙漠。
柳叶开银镝:银镝是指箭矢,柳叶开银镝即是箭矢穿过柳叶的场景。
桃花照玉鞍:形容春天的景象,桃花盛开,照亮了玉鞍。
满月临弓影:弓影是指弓的影子,满月照在弓上,形成了弓的影子。
连星入剑端:形容星光闪烁,入射在剑的尖端。
燕丹客:指古代著名的剑客燕赤霞。
易水寒:指易水河,易水河是古代著名的水道,易水寒即是指易水河的寒冷。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此篇鉴赏文章主要介绍了唐代佚名诗人的诗作《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诗歌描述了在战乱边境出征的“侠客”郑少府,刻画了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表现出“侠客”不同于书生和一般军人的性格特点。同时,作者通过巧妙地运用成语“边烽警榆塞”和历史故事来暗示“侠客”的战争目标和背景,让诗歌更具深意和厚重感。
诗歌的首联“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通过“边烽警榆塞”意象,生动表现了战乱边境的危险和紧张,展现出“侠客”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为国捍卫边疆的英勇行动。而颔联中“三十已冠绝,四海犹孤行。挥手从兹去,胡马过不平”描绘了“侠客”的离别和他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借助“胡马”这一象征性的意象再次强调了他的军人身份和使命。
诗歌中的“侠客”形象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对“侠客”的描写,不仅突出了他不同于一般军人的特点,也向读者展现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侠客形象。侠客既有儒门士人的文学修养,又具备武艺高超、勇猛无畏的特点。在战乱边境中,他不仅承担着保家卫国的重任,还能够放手一搏,积极应对挑战,表现出了“侠客”特有的精神和魅力。
总之,这首诗歌通过对“侠客”郑少府的描述,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作者巧妙地将历史、成语和人物形象有机结合,使诗歌更加传神、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鉴赏详情»
骆宾王(约640年-684年),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被斩,一说剃发出家,终身隐居。道教扶鸾的信众以骆宾王被斩时兵解,忠肝义胆与文采昂扬,尊之为神,被玉帝封于南宫(南天),是为南宫骆恩师,与孔恩师同属于吕洞宾祖师之幕府。佛教徒则盛传骆宾王遁入禅门,称之为“普济妙章禅师”,年年端午盛大奉祀。台北行天宫会在端午节举办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