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及注释: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去年的今天,在这扇门里,人的面容和桃花一起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的面容不知道去了哪里,而桃花依然在笑迎春风。
注释:
去年今日:指去年的这一天。
此门中: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人面:指人的面容,也可以理解为人的身影。
桃花:指桃花树或桃花花朵。
相映红:指人的面容和桃花的颜色相互映衬,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象。
不知何处去:指人的去向不明,也可以理解为人的面容已经消失。
依旧:仍然,表示桃花的美丽依然存在。
笑春风:指桃花在春风中摇曳,形成一种欢快的景象。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首《桃花源记》诗的创作背景来自于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据载,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孟棨的《本事诗·情感》中,而后流传至今。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崔护的才子,他资质甚美,但却孤洁寡合,历经了一番挫折,最终只是以举人下第的成绩过了清明节时来到都城南游玩。恰逢走到了一个居民庄园,那里有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他敲门久久未得回应,直到有一位女子从门隙处窥探出来询问他身份。崔自报姓名,说要寻春独行,渴望饮水。女子便拿水送过来,并开门设床请他坐下。崔倚着斜柯,在女子妖媚的姿态下不由自主地被挑拨起了情感,不停地东张西望地注视着女子。不久之后,他离开了庄园,送女子到门口时似乎不舍地进去了一会儿,但之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再次来到都城南,忽然想起那个神秘女子,情不自禁地又去寻找。但此时他发现庄园已经锁闭门扃,而且听到有哭声传来。他敲门询问,出来的是女子的父亲,他哭着说:“你是崔护吗?你杀了我的女儿!”崔十分震惊,被父亲诉说女儿在看了崔题在左扉上的诗句之后,在入门之后就萎靡不振,并最终因为绝食数日而病逝了。她是那里唯一的女儿,一直未嫁,想要找一个好人家嫁出去,可惜命运多舛,最终死于非命。崔感到非常难过,甚至请求进去哭泣。
这个故事传颂了几百年,在历代文艺作品中也有很多不同的改编和表达。而这首《桃花源记》诗,正是对这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的再次阐释和表达。以崔护桃花相映的场景作为开头,直接引入了故事的主角,将情感的起点刻画得十分生动。后面以父亲的哭声为铺垫,逐渐揭示出女子的悲惨遭遇和父亲的痛苦心情。最后在崔护哭泣的场景中,诗人通过写作技法轻松地将故事落下了帷幕。
创作背景详情»
后世影响:
崔护所写的《黄鹤楼》一诗,不仅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其故事和本事也备受传颂。此诗成为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典范,不仅被后人广泛模仿,还被人们用来影响后世文学的创作。
首先,《人面桃花》这出京剧就是直接根据崔护的《黄鹤楼》而创作出来的。这出京剧有着深厚的传奇色彩,并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次,崔护的《黄鹤楼》在以后的诗歌中也备受推崇,许多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或借鉴了崔护的诗句。例如晏几道的《御街行》和袁去华的《瑞鹤仙》中都有“人面桃花”的出现,这也体现了崔护在唐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人面桃花”这个词语成为了后世文学中的一个重要词汇,成为了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并且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这种对于崔护诗歌的创意性借鉴也为后世文学中的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总之,《黄鹤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深远的影响力,在后世文学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了不可磨灭的艺术遗产。
后世影响详情»
鉴赏: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与其类似,同样展现了短暂的美好和无常的变化。
此诗通过两个相互映照的场景,刻画了一个悲欢离合、转瞬即逝的爱情故事。第一个场景,是诗人回忆去年今日的情形:他在寻找春天之际,偶遇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她的面容婀娜艳丽、美如桃花,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这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更抒发了诗人对这段恋情的深切思念和憧憬。第二个场景,则描述了诗人的失望和遗憾:虽然又到了春天,门前的花木依旧壮观,但那个让他心醉神驰的“人面”却不再出现,只剩下孤独寂寞的身影。
整首诗的结构十分严密,分别由七言古诗和五言绝句两部分组成。前者展现出盛景和美好,后者则凸显了失落和沉寂,令人读后唏嘘不已。这首诗的深层含义,是通过短暂美好与无常变化的形象,传达出人生的悲欢离合、顷刻即逝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一定的情节性,也有对人性和生命的深刻探索,因此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树一帜。
鉴赏详情»
大话诗人:
在唐朝的千年古国里,雄才再现一代名士。他青云直上,万众瞩目,被誉为大家中的大家,诗人中的诗人。他就是崔护,字殷功,出身于博陵,爱好诗文,自幼习文,志在登科及第。
经过多年的苦读与努力,终于在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考取了仕途之路。此后,他多次担任要职,履行巨大使命,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在官场上闯出了一片天地。
大和三年(829),他被任命为京兆尹,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新篇章。他以正直廉洁、敢于斗争、开通沟通、平息纷争的本领,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后来,他又调任岭南节度使,一手整顿了当地的政治秩序,使这个地区的社会得到了稳定,并为岭南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崔护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清新隽永,文思敏捷,多年来一直在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诗歌《题都城南庄》被誉为千古绝唱,流传至今。
无论是官场上的风云变幻,还是文学界的脉搏跳动,崔护都凭借自己的才华、远见和胆略,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而富有成就的,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化的史册上。
大话诗人详情»
煮酒论诗词:
煮酒论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飘香入煮酒,美人思念泪满襟。
欲问此情何所归?一片相思向天空。
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前两句提到了诗人在去年的今天来到了这个院子里,看到了一个美丽女子和与之相映生辉的桃花。第二句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极为妙趣横生,将人和花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人物与景物交相辉映的美感。
后两句中,描写了今天的情形,诗人来到这里,却发现原本的美人已经不在,只有依旧鲜艳的桃花。“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情感深刻而意境深远。这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传达出变幻莫测的生命之美和无尽的哀伤。
诗末两句“欲问此情何所归?一片相思向天空。”则表现了诗人对失去美人的思念和哀伤之情。整首诗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爱情的眷恋和思念。
煮酒论诗词详情»
诗人故事:
在北宋时期,崔护是一位落榜的考生,他热爱诗歌,但是因为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始终没有得到官职。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段美好的姻缘。
清明节这个日子,崔护独自一人来到长安南郊游玩。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姑娘。两人彼此相爱,但命运的捉弄却使得两人很快就分别。
一年后的清明节,崔护又前往南郊寻访,却意外发现姑娘已经病入膏肓。据姑娘的父亲所说,姑娘自从崔护走后就茶不思饭不想,身体越来越差。听到这个消息,崔护内心深感愧疚和难过。
于是,崔护来到姑娘的窗前,流着泪痛哭。没想到,姑娘听到他的哭声后,居然睁开了双眼。几天之后,姑娘的病奇迹般完全康复。姑娘的父亲感激崔护的“神奇力量”,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这件事情很快传开了,大臣李、扈蒙、李穆等人奉宋太宗的命令编纂了一本类书《太平广记》,其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段感人的故事。崔护在爱情和诗歌中历经坎坷,他的真挚感情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让人们铭记至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应该学习崔护的传统美德,珍惜每一个瞬间,用心对待自己所钟爱的人和事。
诗人故事详情»
译文及注释:
【原文】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汉字译文及注释】
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
(注:长安南庄,唐代国子监南门外的一个行宫,此处指长安城郊的一户人家。)
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
(注:面庞,指面容。盛开,形容开放、繁盛。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意思。)
显得分外绯红。
(注:分外,在此表示特别,非常之意。绯红,颜色鲜艳、红润。)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
(注:故地重游,指重游曾经去过的地方。)
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
(注:倩影,指人的影子。已不知去了哪里,表示不知道她现在在何处。)
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注:依然,表示不变的意思。笑迎,形容桃花盛开,散发着喜庆、欢乐的气息。和煦,形容柔和、暖和的气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崔护简介: 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是唐代著名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任京兆尹,同年担任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被称为“护诗”,《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崔护赢得了不朽的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