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话言,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译文及注释:
伪临朝武氏者,性格不和顺,地位微弱。曾经在太宗朝陈充的时候,曾经更换衣服进入侍奉。但是晚年却沉迷于春宫的污秽和混乱。他暗中图谋先帝的私事,成为后宫的宠臣。他进门就表现出嫉妒,蛾眉不肯让人;掩袖说谗言,狐媚偏能迷惑主人。他陷害了践元后和翚翟,使吾君陷入聚麀之中。他的心如蛇蜥,性如豺狼,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和神都对他嫉恶,天地都不容忍他。他还包藏祸心,窥窃神器。他把君之爱子幽禁在别宫;他破坏了宗盟,委以重任。唉!霍子孟没有做出这样的事,朱虚侯已经亡了。燕啄皇孙知道汉祚将要终结;龙漦帝后知道夏庭将要衰落。敬业皇唐的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的成业,荷载本朝的厚恩。宋微子悲痛的兴起,有很好的原因;袁君山流泪,不是徒然。因此,他们气愤风云,志在安定社稷。因为天下失望,他们顺应内心,举起义旗,誓要清除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的红粟,仓储之积已经用尽;江浦的黄旗,匡复之功已经不远。班声动起,北风起来,剑气冲天,南斗平静。喑呜声使山岳崩塌,叱咤声使风云变色。以此制敌,没有敌人不被摧毁;以此攻城,没有城池不被攻克!你们或者在汉位上,或者协助周亲,或者承受话言的重任,或者接受宣室的顾命。话语还在耳边,忠诚怎么会忘记?一抔土还没有干,六尺孤墓在哪里?如果能够把祸转为福,把过去的事情放下,共同建立勤王的功勋,不废弃旧君的命令,所有的爵位和赏赐都指向山河。如果他们眷恋穷城,徘徊在歧路上,坐失先机,必然会遭受后来者的惩罚。看看今天的领土,到底是谁家的天下!(移檄州郡,让所有人都知道。)
注释:
伪临朝武氏者:指武则天,她自称为临朝称制,但被认为是伪造的。
更衣入侍:更衣是指换上宫中的服饰,入侍是指侍奉皇帝。
春宫:指皇帝的后宫。
阴图后庭之嬖:阴图指暗中绘制的图画,后庭指皇帝的后宫,嬖指宠幸的女子。
践元后于翚翟:践元后是武则天的母亲,翚翟是她的祖父。
聚麀:指聚集在一起的麀鹿,麀鹿是一种珍贵的动物。
虺蜴为心,豺狼成性:指武则天心怀恶毒,像毒蛇和蜥蜴一样,性格凶狠,像豺狼一样。
邪僻:指武则天的性格扭曲,偏离正道。
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指武则天杀害自己的姐姐和兄弟,还弑父母,非常残忍。
霍子孟、朱虚侯:指历史上的两个忠臣,他们都因为忠于国家而被杀害。
燕啄皇孙,龙漦帝后:指历史上的两个神话故事,燕啄皇孙是指燕国的太子被鸟啄死,龙漦帝后是指夏朝的后妃被龙卷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指唐朝的忠臣和贵族后代。
宋微子、袁君山:指历史上的两个忠臣,他们都因为忠于国家而流泪悲叹。
气愤风云,志安社稷:指作者的愤怒和决心,要保卫国家。
南连百越,北尽三河:指作者的军队南征百越,北征三河。
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指军队的士兵和马匹,以及他们的武器。
海陵红粟,江浦黄旗:指作者的军队在海陵和江浦获得的胜利。
班声动,剑气冲:指军队的喊声和剑的气势。
忠岂忘心:指忠诚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心愿。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指死者的尸体还没有被埋葬,孤儿寡母的生活如何维持。
勤王之勋:指为了保卫国家而立下的功勋。
废旧君之命:指废黜武则天,恢复唐朝旧主的命令。
眷恋穷城,徘徊歧路:指武则天的支持者不肯放弃,还在城中徘徊。
先机之兆:指抓住时机的迹象。
后至之诛:指被追杀的命运。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指将这篇文章传遍各地,让人们知道真相。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此篇文章名为《为李敬业讨武曌檄》,是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文章大致叙述了武则天篡位加强权力,引发唐朝内部不安,李敬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太子李贤为号召,起兵反对武则天巩固自己的权力。而骆宾王受命为艺文令,罗致入幕府,为李敬业起草了诸多书檄,本文即为其中之一。
整篇文章贯穿着对武则天的猛烈抨击,第一句便指出了武则天的伪善。此后,作者针对武则天的种种恶行,娓娓道来。文章提到了她极端暴力的个性,以及奢靡淫乱、屠杀皇室宗亲、功勋权贵的罪行,使得她成为一个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暴君。
骆宾王的文字雄伟峭劲,精练犀利,用字犹如长剑,对武则天丑恶行径犀利斩切。“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等语句,都将武则天的荒淫无度、自私自利、欺压百姓表现得淋漓尽致。文章之末,以“大唐不幸,怒武贼之淫虐”一句结束,令人沉痛,印象深刻。
总之,这篇文章以辛辣的文字,鞭挞着武则天的罪恶,为历史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在追忆历史的同时,也提醒我们珍爱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远离权力的诱惑,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公元684年,也就是光宅元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场重要的政治事件。当时,唐朝刚刚新立的中宗李显被武则天废黜,而李旦被立为帝,武则天自己临朝称制。她计划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力,甚至建立大周王朝,这引起了一些忠于唐朝的大臣勋贵的不满和抵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敬业作为开国元勋英国公李绩的嗣孙,站出来领导扬州起义,建立了匡复府,并任命自己为匡复府上将和扬州大都督。这场起义的口号是“匡扶正朔,除奸立极”,意味着要恢复唐朝正统,铲除奸细,为唐朝重建清明的政治局面。
在李敬业领导下,起义军不断壮大,很快占领了扬州。骆宾王被罗致入幕府,为艺文令,他在军中发放的书檄,包括此文,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加强了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次起义不仅反映出唐朝政治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尖锐化,也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对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强烈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也应该从中汲取勇气和智慧,为建设更加和谐、富强的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并出身卑下。
【汉字译文】:非法(违法规)把持(掌握、支配)朝政(国家政权),武氏(姓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并出身卑下。
【注释】:这段文字主要是描述武则天的不良行为和出身背景。
最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
【汉字译文】:最初(最早)是太宗皇帝的姬妾(夫妻外的情妇),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有幸、被)奉侍(服侍)左右。
【注释】:这段文字描述了武则天最初进入宫中的方式。
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汉字译文】:到后来(后来的时候),不顾伦常(不顾家族规矩)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有不正当的关系)。隐瞒(不让人知道)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注释】:这段文字描述了武则天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皇帝的宠幸,并逐渐谋求皇后地位。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
【汉字译文】:选入(进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装出柔媚的样子),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
【注释】:这段文字表现了武则天善于勾引皇帝并对其他宫女的嫉妒。
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
【汉字译文】:终于(最终)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
【注释】:这段文字描述了武则天最终成为了皇后,并勾引皇帝进入乱伦状态。
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
【汉字译文】:加上(再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狠毒的心),凶残成性(极其残忍),亲近奸佞(结交奸臣),残害忠良(杀害忠良之士),杀戮兄姊(杀害自己的亲兄弟姐妹),谋杀君王,毒死母亲。
【注释】:这段文字描述了武则天狠毒、残忍、阴险的个性以及她对身边人的残害行为。
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
【汉字译文】:这种人(这样的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心怀不轨),图谋夺取帝位。
【注释】:这段文字表达了社会对武则天极端残忍的反感和担忧。
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
【汉字译文】: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关押、软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亲戚、门徒),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
【注释】:这段文字表现了武则天对皇帝的儿子进行软禁,并将自己的亲属安插在重要的职位上。
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
【汉字译文】:霍光(西汉宰相)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刘章(公元4世纪中国北朝时代东晋的将领)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
【注释】:这段文字表现出唐朝统治时期,忠臣和勇士的稀缺。
“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
【汉字译文】:“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孽龙的口水流淌(古代认为龙口吐的口水有毒)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
【注释】:这段文字表现了唐朝统治时期的政治动荡。
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
【汉字译文】: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
【注释】:这段文字描述了徐敬业作为大唐的大老元臣,奉行先帝的遗命,致力于安定国家局面。
译文及注释详情»
骆宾王(约640年-684年),字观光,义乌(今中国浙江义乌)人。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据说《咏鹅诗》就是此时所作。 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后,宾王不知所终,一说被斩,一说剃发出家,终身隐居。道教扶鸾的信众以骆宾王被斩时兵解,忠肝义胆与文采昂扬,尊之为神,被玉帝封于南宫(南天),是为南宫骆恩师,与孔恩师同属于吕洞宾祖师之幕府。佛教徒则盛传骆宾王遁入禅门,称之为“普济妙章禅师”,年年端午盛大奉祀。台北行天宫会在端午节举办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