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石昌言使北引》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shí
    chāng
    yán
    shǐ
    使
    beǐ
    yǐn
  • [
    sòng
    ]
  • chāng
    yán
    jìn
    shì
    shí
    shǐ
    shǔ
    suì
    weì
    xué
    qún
    ér
    xiān
    jūn
    chāng
    yán
    cóng
    páng
    zǎo
    dàn
    jiā
    xiāng
    jìn
    yòu
    qīn
    shèn
    xiá
    chāng
    yán
    jìn
    shì
    yǒu
    míng
    hòu
    jiàn
    cháng
    shāo
    zhī
    shū
    xué
    shǔ
    duì
    shēng
    weì
    chéng
    ér
    feì
    chāng
    yán
    wén
    feì
    xué
    suī
    yán
    chá
    shèn
    hèn
    hòu
    shí
    nián
    chāng
    yán
    rén
    shǒu
    guān
    fāng
    xiāng
    wén
    zhuàng
    nǎi
    néng
    gǎn
    huǐ
    cuī
    zhé
    xué
    yòu
    shǔ
    nián
    yóu
    jīng
    shī
    jiàn
    chāng
    yán
    cháng
    ān
    xiāng
    láo
    wèn
    píng
    shēng
    huān
    chū
    wén
    shí
    shǔ
    shǒu
    chāng
    yán
    shèn
    chèng
    shàn
    wǎn
    xué
    shī
    suī
    dāng
    wén
    zhōng
    shèn
    cán
    wén
    chāng
    yán
    shuō
    nǎi
    jīn
    shí
    nián
    yòu
    lái
    jīng
    shī
    ér
    chāng
    yán
    guān
    liǎng
    zhì
    nǎi
    weí
    tiān
    chū
    shǐ
    使
    wàn
    wài
    qiáng
    hàn
    zhī
    tíng
    jiàn
    peì
    cóng
    shǔ
    bǎi
    sòng
    chē
    qiān
    chéng
    chū
    mén
    kǎi
    rán
    weí
    ér
    shí
    jiàn
    chāng
    yán
    xiān
    jūn
    páng
    ān
    zhī
    zhì
    guì
    guài
    chāng
    yán
    yǒu
    gǎn
    zhàng
    shēng
    weí
    jiāng
    weí
    shǐ
    使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
  • wǎng
    nián
    péng
    rèn
    cóng
    gōng
    shǐ
    使
    hái
    weí
    yán
    yuē
    chū
    jìng
    宿
    驿
    tíng
    wén
    jiè
    shǔ
    wàn
    chí
    guò
    jiàn
    shuò
    xiāng
    zhōng
    yǒu
    shēng
    cóng
    zhě
    rán
    shī
    míng
    shì
    dào
    shàng
    shàng
    xīn
    diào
    jìn
    fán
    suǒ
    kuā
    yào
    耀
    zhōng
    guó
    zhě
    duō
    leì
    zhōng
    guó
    zhī
    rén
    huò
    zhì
    zhèn
    ér
    shī
    weí
    xiào
    zhī
    shèn
    zhě
    fèng
    chūn
    jūn
    shǐ
    使
    mào
    dùn
    zhuàng
    shì
    jiàn
    jiē
    jiàn
    shì
    yǒu
    píng
    chéng
    zhī
    jīn
    zhī
    xiōng
    zhī
    néng
    weí
    mèng
    yuē
    shuō
    rén
    miǎo
    zhī
    kuàng
    qǐng
    weí
    zèng

原文: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益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当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
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城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与夷狄!请以为赠。



译文及注释
昌言举进士时,我还很小,还没学习。我记得和一群孩子在先府君旁边玩耍,昌言从旁边摘枣和栗子给我吃。我们家住得很近,也因为亲戚关系很熟悉。昌言举进士后,名声渐渐传开。我渐渐长大,开始学习读书,学习句子、对仗和声律,但没学成就放弃了。昌言听说我放弃学习,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他很失望。十多年后,昌言考中进士,成为官员,四处任职,我们也没有再联系。我渐渐成长,开始感到悔恨,重新开始学习。几年后,我去京城游玩,遇到了昌言,我们像以前一样聊天。我给他看了我写的十几篇文章,他很高兴地称赞我。我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作,但我自己很自卑。但是听到昌言的赞扬,我也稍微有些自信了。十多年后,我再次来到京城,昌言已经成为了两制官员,被派往万里之外的异族国家,建立大旗,带着数百骑兵和千辆车,出城门,气势磅礴。我想起小时候在先府君旁边看到的昌言,不禁感叹。富贵不足为奇,但我对昌言的感慨却是独特的。一个人生不为将,能为使,就足以折服敌人。彭任从富公曾经告诉我,他在宿驿亭听到数万骑兵的马蹄声,剑槊相撞,整夜都有声音,从者都害怕了。这是异族国家夸耀自己的方式,但中国人却不了解,有时会因此感到恐惧而失言,被异族国家嘲笑。我们应该反思这一点。古代有奉春君使冒顿的故事,壮士们都躲起来不见,结果有了平城之役。现在的匈奴,我相信他们无法与我们相比。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更何况是与异族国家呢?请收下这篇文章作为赠品。
注释:
注释:

1. 昌言:指唐代进士、宰相李德裕。

2. 先府君:指李德裕的父亲李义府。

3. 枣栗:指枣和栗子,是中国传统的小吃。

4. 读书:指学习文化知识。

5. 学句读、属对、声律:指古代文学的三大基本功,即学习句子的结构和用法、学习对仗和对联、学习声韵的规律。

6. 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指李德裕对作者废学的遗憾和不满。

7. 及第第四人:指李德裕在进士考试中的排名。

8. 守官四方:指李德裕历任地方官员。

9. 强悍不屈之虏庭:指契丹国(辽朝)的宫廷。

10. 剑槊相摩:指契丹国的军队在行进中的声音。

11. 夷狄:指中国古代对外族的称呼。

12. 奉春君:指战国时期的魏国大臣奉春君。

13. 冒顿:指匈奴的一位大臣。

14. 平城之役:指公元204年,汉朝大将韩信率军攻打匈奴的平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取得胜利。

15. 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析
该文名为《赠石员外序》,是苏洵在1056年为他的朋友石扬休出使契丹所写的序文。文章主要目的是帮助石扬休在契丹的外交任务中取得胜利,并且激励他发扬民族正气,勇敢地面对强敌。 在文章的开始,苏洵回忆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对石扬休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深感钦佩,并向他表达了莫大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亲密关系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看到了真挚友情的可贵,同时也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友情的建立和维系的重要性。 接着,苏洵回顾了历史情况,剖析了强虏的本质,指出藐视强虏是唯一正确的态度。这些历史分析显示苏洵具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对国家安危的责任心。苏洵的历史观念、文化素养和责任感都值得我们学习。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通过良好的结构和精练的语言,传达了对石扬休的敬意和鼓励,同时也强调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责任。这种“以人为本”的立场和责任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评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苏洵收到任务,为您整理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如下: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 【注释】: 1. 进士:明清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取得进士及第称号可以入仕。 2. 科目:指进士考试中的每个科目,如诗、书、法等。 3. 旁边:指昌言就在苏洵周围。 4. 枣儿栗子:指枣和栗子,栗子是指板栗。 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逗、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 【注释】: 1. 句逗:指修辞技巧,包括句子用词和构思方面。 2. 对对子:指对仗工整、意义相近的诗句。 3. 四声格律:指音韵格律,即汉字的音调抑扬顿挫等规律。 4. 学成而废:指学到一定程度后却放弃了。 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去做官,彼此也就断了音讯。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 【注释】: 1. 及第:指通过科举考试拿到官职并被授予功名。 2. 做官:指担任官职。 3. 恢复学习:指重新开始学习。 4. 游历京城:指到北京旅游。 5. 汴京:指南北朝都曾经设立京城的汴洛(今开封市)地区,这里暗指北京。 6. 作文:指文章。 7. 惭愧:指内心有所不安、感到惭愧。 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我自思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 【注释】: 1. 两制:指清朝中期设立的两个最高行政机构——南书房和东厂,掌管机密和监视大臣等,身居两制是指担任这两个机构的高官。 2. 朝廷使者:指代表皇帝前往他国交流的官员。 3. 契丹朝廷:指契丹王朝,是辽朝的前身。 4. 大旌旗:指代表官职和地位的旗帜。 5. 走出京城大门:指出使他国。 6. 心思忖想:指深入思考。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