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奸论》拼音译文赏析

  • biàn
    jiān
    lún
  • [
    sòng
    ]
  • shì
    yǒu
    zhì
    yǒu
    rán
    weí
    tiān
    xià
    zhī
    jìng
    zhě
    nǎi
    néng
    jiàn
    weī
    ér
    zhī
    zhù
    yuè
    yùn
    ér
    fēng
    chǔ
    rùn
    ér
    rén
    rén
    zhī
    zhī
    rén
    shì
    zhī
    tuī
    shì
    zhī
    xiāng
    yīn
    shū
    kuò
    ér
    nán
    zhī
    biàn
    huà
    ér
    zhě
    shú
    tiān
    yīn
    yáng
    zhī
    shì
    ér
    xián
    zhě
    yǒu
    zhī
    ?
    hǎo
    è
    luàn
    zhōng
    ér
    hài
    duó
    wài
    !
  • zhě
    shān
    yuán
    jiàn
    wáng
    yǎn
    yuē
    tiān
    xià
    cāng
    shēng
    zhě
    rén
    !
    guō
    fén
    yáng
    jiàn
    yuē
    rén
    zhì
    sūn
    leì
    !
    jīn
    ér
    yán
    zhī
    yǒu
    jiàn
    zhě
    guān
    zhī
    wáng
    yǎn
    zhī
    weí
    rén
    róng
    mào
    yán
    yǒu
    shì
    ér
    dào
    míng
    zhě
    rán
    qiú
    chén
    shǐ
    使
    jìn
    huì
    jǐn
    zhōng
    zhǔ
    suī
    yǎn
    bǎi
    qiān
    cóng
    ér
    luàn
    tiān
    xià
    ?
    zhī
    jiān
    bài
    guó
    rán
    ér
    xué
    wén
    róng
    mào
    dòng
    rén
    yán
    xuàn
    shì
    feī
    zōng
    zhī
    àn
    cóng
    ér
    yòng
    zhī
    ?
    yóu
    shì
    yán
    zhī
    èr
    gōng
    zhī
    liào
    èr
    róng
    yǒu
    weì
    rán
    !
  • jīn
    yǒu
    rén
    kǒu
    sòng
    lǎo
    zhī
    yán
    shēn
    zhī
    xíng
    shōu
    zhào
    hǎo
    míng
    zhī
    shì
    zhì
    zhī
    rén
    xiāng
    zào
    zuò
    yán
    míng
    weí
    yán
    yuān
    mèng
    chū
    ér
    yīn
    zeí
    xiǎn
    hěn
    rén
    shì
    wáng
    yǎn
    ér
    weí
    rén
    huò
    shèng
    yán
    zaī
    ?
    miàn
    gòu
    wàng
    gòu
    wàng
    huàn
    rén
    zhī
    zhì
    qíng
    jīn
    rán
    chén
    zhī
    shí
    quǎn
    zhī
    shí
    qiú
    shǒu
    sāng
    miàn
    ér
    tán
    shī
    shū
    qíng
    zaī
    ?
    fán
    shì
    zhī
    jìn
    rén
    qíng
    zhě
    xiān
    weí
    jiān
    shù
    diāo
    kaī
    fāng
    shì
    gài
    shì
    zhī
    míng
    ér
    weì
    xíng
    zhī
    huàn
    suī
    yǒu
    yuàn
    zhì
    zhī
    zhǔ
    hǎo
    xián
    zhī
    xiāng
    yóu
    jiāng
    ér
    yòng
    zhī
    weí
    tiān
    xià
    huàn
    rán
    ér
    zhě
    feī
    èr
    zhī
  • sūn
    yuē
    shàn
    yòng
    bīng
    zhě
    zhī
    gōng
    shǐ
    使
    rén
    ér
    yòng
    yán
    weí
    guò
    ér
    rén
    yǒu
    zhī
    tàn
    shú
    zhī
    huò
    zhī
    zhì
    zaī
    ?
    rán
    tiān
    xià
    jiāng
    beì
    huò
    ér
    huò
    zhī
    yán
    zhī
    míng
    beī
    !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译文及注释
事情有必然的趋势,道理也有固定的规律。只有世间最安静的人,才能看到微小的变化并加以明确。月亮晕染了,风吹拂着,大家都知道。人事的推移,道理的相互影响,它们的疏阔难以理解,变化也无法预测,有谁能与天地阴阳相比呢?但是,有些贤者却不明白这些道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好恶混淆在其中,利益和损失干扰了他们的判断!

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说:“误导天下百姓的人,一定是他!”郭汾阳见到卢杞,说:“这个人得志了,我的子孙后代就没有希望了!”现在看来,他们的判断是有道理的。我认为,王衍这个人,容貌言语都有欺骗世人的本领,但他不争不抢,随波逐流。如果当时晋朝没有惠帝,只有一个平庸的皇帝,即使王衍有再多的人才,也不可能搅乱天下。卢杞的奸诈足以败坏国家,但他没有学问,容貌也不足以吸引人,言语也不足以迷惑世人,如果不是德宗皇帝的愚昧,也不可能被用来做事。因此,这两位大人物对两个人的评价,也许并不完全正确!

现在有些人,口头上说孔子、老子的话,行为上模仿夷、齐两国的风俗,招募那些好名的人和没有得志的人,一起编造言语,私下起名,自称是颜渊、孟轲的再现,但暗中却是阴险狠毒,与正常人的兴趣不同。这就像王衍和卢杞合成了一个人一样,他们的祸害不可言喻!人们不忘洗脸洗身上的污垢,但这个人却穿着敌人的衣服,吃着狗和猪的食物,头戴囚徒的帽子,面目憔悴,却谈论诗书,这难道是他的真实情况吗?凡是与人情不近的事情,很少不是大奸大恶的表现,竖刁、易牙、开方都是这样。他们以掩盖世人的名义,来解决还没有形成的问题。即使有愿意治理国家的君主,有喜欢贤才的官员,他们也会被选中并被使用。所以,这种人对天下的祸害是必然而无疑的,不仅仅是这两个人。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不一定有惊人的功绩。”如果这个人没有被使用,那么我的话就是错的,而这个人也会感到遗憾。谁知道祸害会到达这个地步呢?否则,天下将会受到他的祸害,而我却因为知道而说出来,这真是令人悲哀!
注释:
重点词汇注释:
1. 必至:必然会发生。
2. 固然:确实如此。
3. 静者:指心境平静的人。
4. 见微而知著:能够从微小的细节中看出事情的本质。
5. 月晕:月亮被云层遮挡,显得模糊不清。
6. 础润:地面被雨水打湿。
7. 推移:变化、转移。
8. 理势:事物发展的趋势。
9. 疏阔:广阔、深远。
10. 变化而不可测:变化多端,难以预测。
11. 阴阳:古代哲学中的两种对立面,代表着自然界的两种力量。
12. 不忮不求:不争不抢。
13. 惠帝:晋朝的一位皇帝。
14. 仅得中主:只能成为太子,不能成为皇帝。
15. 败国:毁灭国家。
16. 不学无文:没有学问。
17. 鄙暗:愚昧无知。
18. 奸:奸诈。
19. 容貌言语:外表和言辞。
20. 不得志: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21. 颜渊、孟轲:孔子的两位弟子。
22. 阴贼险狠:阴险狡诈。
23. 竖刁、易牙、开方:古代的三个恶人。
24. 盖世之名:举世闻名的名声。
25. 患:祸害。
26. 孙子:古代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27. 无赫赫之功:没有惊人的战功。
28. 不遇之叹:遭遇不幸的叹息。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不影响这篇文章在古文鉴赏中的地位。苏洵所写的《辨奸论》具有深刻的立意和犀利的笔锋,它的主题是“见微知著”和“防微杜渐”,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和对现实生活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强调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指出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这种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在全文贯穿始终,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接着,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山涛、郭子仪对王衍、卢杞的评论,说明了山、郭二人的评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也有所疏漏,这就为下文的“今有人”起了铺垫作用。 在第三段,苏洵开始刻画“今有人”种种表现,直言不讳,犀利批评。作者所借用的历史典故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既有具体的案例支撑,又有严密的论证,使得文章的议论更加深刻和具有说服力。这种表现手法在古文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但苏洵却能够将其运用得游刃有余,对于文章的表达效果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又留有余地地提出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使人感到作者所持的公允的态度。通过这种处理方式,苏洵既能够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批评意见,同时又不会让原本的批评变成过激的攻击,这种表达技巧在古文鉴赏中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总之,苏洵的《辨奸论》在古代文学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论和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凸显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同时在表达方式和立意上也颇具特色和水准。这篇文章不仅意义深刻,而且在古文鉴赏方面也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鉴赏详情»


赏析
《辨奸论》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文章,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和官场风气展开的讨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当前时代的批评和反思,也反映了一些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的问题。 苏洵在文章中主要围绕王安石这一人物展开批评,认为他是一个阴险狠毒的人,背离了孔子和老子的儒家思想,同时他也与卢杞这位小人结党营私,以谋取私利,如此行径是极端错误和危险的。虽然我们不能确信王安石是否真的如此,但苏洵的这种警醒和批评,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仍然是非常有益的,提醒我们要审慎辨别人物和事件的真伪,不能被表象迷惑而忽略本质。 其次,苏洵在文章中还提到了一种不近人情的现象,即衣被囚犯所穿,食物来自于动物,却在此情况下谈论诗书。他认为这种情况违反了人性的本质,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醒。事实上,这种不近人情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并在196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再次出现。这一事例提醒我们认真思考人类的道德和伦理观,不能让极端的政治运动和权力扭曲了我们的人性。 总之,《辨奸论》是苏洵对于当时社会严肃的反思,也寄托了他对于未来社会的期望与忧虑,其警醒和启示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意义。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家和思想家。1069年,他开始推行新法,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引起了保守派人士的反对。为了打击王安石,一些人便传出了一篇文章,声称是已故的苏洵所写。这篇文章名为《辨奸论》,主要通过攻击王安石的个人行为和习惯,借此贬低王安石的政治品质和能力。虽然学术界对这篇文章的真实作者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是它仍然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反对新法的文章之一。 文章开头,抬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指出万事均可“见微而知著”,预测规律,从而奠定了文章的理论基础。接着,文章引用山巨源预见王衍、郭子仪预见卢杞的例子来进行类比。最终推导出王安石得志必为奸臣、为害国家的结论。这种以人的生活习惯和个别缺点来判断其政治品质的逻辑,是非常错误的。这种影射咒骂、攻击人身的写作手段也是非常低劣的。 文章的背景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政治改革和思想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新旧两派的思想激烈碰撞,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虽然有其自己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但也受到了大量反对。苏洵(如果是真正的苏洵所写)所作的《辨奸论》就是这些反对声音之一,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保守派的一种看法和态度。 总之,《辨奸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文章之一,其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意义都非常重要。同时,它也值得我们警惕,不应该用不当的手段攻击人,更不能以偏概全地否定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 创作背景详情»


题解
《辨奸论》是一篇关于如何识破奸臣的名篇,作者认为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仔细观察并把握规律,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此文中分析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见微知著来识别奸臣。这是宋代散文中的一篇重要作品。 然而,《辨奸论》的作者尚存在争议。旧说认为苏洵为了讽刺王安石而写此文,后经清人考证,又定为邵伯温假托苏洵之名的伪作。不论作者身份,文中的思想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辨奸论》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生活中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来揭示事物间的规律。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在祸乱发生之前识别奸臣。这种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分析,才能更好地识别一些潜在的危险。 总之,无论《辨奸论》的作者是谁,其内容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通过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并在未来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 题解详情»


译文及注释
一事情的发展必定会有一定的结局,道理有它原本就该如此的规律。 (一事情:一件事情;结局:结束的结果;道理:事物发展的规律;原本:本来;规律:自然法则) 天下只有表现冷静的人,才能从细微之处预见到日后将会发生的显著变化。 (天下:整个世界;表现:表现出;冷静:不轻易受情感干扰;细微之处:微小的迹象;预见:提前看到;显著:明显的;变化:改变) 月亮周围出现了晕圈预示着将要刮风,房屋的石柱返潮湿润预示着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 (月亮周围出现的晕圈和房屋石柱变化都是天气变化的征兆;晕圈:月亮周围的光晕;返潮:潮湿;润:湿) 人事的发展变化,情理和形势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空疏渺茫难以尽知,千变万化而无法预先料到的,怎么能和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 (人事:人事变化;情理:道理;形势:局势;因果关系:原因和结果的联系;空疏渺茫:空虚模糊;千变万化:变化多端;预先:事先;料到:预见) 即便是贤能的人对此也有所不解。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喜爱和憎恨扰乱了他们的内心,利害关系又影响了他们的行动啊! (贤能:有才学、有见识的人;喜爱、憎恨:情感倾向;利害关系:个人得失的关联;影响:干扰) 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说:“将来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郭汾阳见到卢杞,说:“这个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会被他杀得一个不留!”现在分析一下他们所说的话。其中的道理是可以料想到的。 (山巨源、王衍、郭汾阳、卢杞:历史人物名字;得志:得到权力和地位) 依我看来,王衍之为人,从容貌和谈吐上,确实具备了欺世盗名的条件。但是他不妒忌别人,不贪图钱财,只是随大流。如果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昏君,当政者即使只是一个中等的君主,就算是有成百上千个王衍这样的人,又怎能扰乱天下呢? (依我看来:以我的观点;容貌、谈吐:外在表现;欺世盗名:骗取名利;不妒忌、不贪图:不会嫉妒或贪婪;随大流:顺从舆论) 卢杞那样的奸诈,确实足以败坏国家。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蒙蔽社会,如果不是遇到德宗这样的鄙陋昏庸的君主,又怎能受到重用呢? (奸诈:阴险狡诈;败坏:破坏;容貌、言谈:外在形象和言语表达;蒙蔽:迷惑;鄙陋昏庸:形容君主无才无德)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