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及注释:
六个国家被灭亡,不是因为兵力不利,而是因为战争不善,弊病在于向秦国贿赂。向秦国贿赂导致力量不足,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个国家互相攻伐,都向秦国贿赂吗?我说:不向秦国贿赂的国家被向秦国贿赂的国家所灭亡,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立完成。所以说:弊病在于向秦国贿赂。
秦国攻取其他国家,小则获得城邑,大则得到城池。与通过战争获得的相比,秦国所得实际上是百倍的。诸侯国家所失去的,与通过战败而失去的相比,实际上也是百倍的。因此,秦国的大欲望,是诸侯国家的大患,不在于战争。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先祖,他们经历了严寒、霜露、砍伐荆棘,才有了一寸土地。但是我们的子孙们看待这些土地并不珍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丢弃草芥一样。今天割掉五个城池,明天割掉十个城池,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眠。但是一旦起身看看四周,秦国的军队又到了。因此,诸侯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秦国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秦国的奉承越来越多,侵略也越来越急迫。因此,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经判定。最终,颠覆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很有道理。
齐国从未向秦国贿赂,最终还是被五个国家所灭亡,为什么?因为没有帮助五个国家,而是与秦国勾结。五个国家被灭亡了,齐国也逃不掉。燕赵的君主有远见卓识,能够守卫自己的土地,不向秦国贿赂。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这是用兵的效果。丹以荆卿为计,开始加速了灭亡的进程。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退了他们。但是,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邯郸成为了郡城,可惜他没有坚持到底。当燕赵处于秦国的灭亡之际,可以说是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这是无可奈何的。如果三个国家都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与秦国勾结,刺客不行动,优秀的将领还在,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就可以与秦国相比,也许不是那么容易量化的。
唉!用向秦国贿赂的土地,封天下的谋臣,用事秦国的心,礼天下的奇才,一起向西前进,我担心秦国人吃不下这口气。悲哀啊!有这样的力量,却被秦国的威胁所迫,日渐削弱,以至于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应该被积威所迫!六个国家和秦国都是诸侯国家,他们的力量都比秦国弱,但仍然有可能不向秦国贿赂而战胜他们。如果我们把天下看得太大,而从六个国家灭亡的故事中学习,那么我们也将沦为六个国家的下场。
注释: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因为战争策略不善,主要问题在于向秦国贿赂。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向秦国贿赂导致六国力量削弱,最终导致灭亡。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不向秦国贿赂的国家因为失去强援而灭亡,不能独立维持。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秦国通过攻打其他国家,小则获得一些土地,大则得到城池。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与其通过战争获得的领土相比,秦国通过攻打其他国家获得的领土要多得多;同样,与其通过战败而灭亡的国家相比,通过向秦国贿赂而灭亡的国家也要多得多。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我们的祖先曾经经历了艰苦的斗争,才得到一点点土地。但是我们的子孙却不珍惜这些土地,轻易地将其割让给他人,就像弃置草芥一样。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今天割让了五座城池,明天又要割让十座城池,才能得到一夜的安宁。但是一旦抬头看看四周,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秦国的野心和诸侯的大患,并不在于战争本身。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古人说:“向秦国割让土地,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断,火势也不会熄灭。”这句话很有道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齐国虽然没有向秦国贿赂,但最终还是跟着其他五国一起灭亡了。因为齐国没有帮助其他五国,所以最终也无法幸免于难。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燕赵的君主有远见卓识,能够守卫自己的领土,不向秦国贿赂。因此,尽管燕国是一个小国,但最终还是灭亡了,这就是用兵的效果。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丹国的荆卿提出了向秦国贿赂的计策,从此开始了灭亡的道路。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两次失败三次胜利。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曾经连续击退秦军。但是最终李牧因为谗言被诛杀,邯郸成为了秦国的郡县,可惜他没有坚持到底。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在秦国灭亡燕赵的时候,燕赵已经处于智力和力量的孤立和危险之中,最终只能战败而亡,确实是无可奈何。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如果三国各自珍惜自己的领土,齐国不跟着秦国,刺客也不行动,优秀的将领还在,那么胜负之数和存亡之理,就可以与秦国相比较,或许并不是那么容易量化的。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哀哉!如果我们将向秦国贿赂的土地,用来封赏全天下的谋臣,以迎合秦国的心意,礼遇全天下的奇才,一起向西发展,那么我担心秦国会吞噬这一切而不会停下来。悲哉!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却被秦国的威胁所迫,不断削弱,走向灭亡。为国家的领袖,不应该被威胁所迫。
译文及注释详情»
写作特点:
苏洵的写作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1.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苏洵在文章中运用历史事实来阐述对当时政治现实的看法,他通过借古讽今的手法,把战国时期的故事引申到当前的政治现实上,从而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样的写作风格不仅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现实问题,也使文章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
2.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苏洵的文章中论点鲜明,非常突出。他提出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以此为主线展开全文的论证。此外,他还采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分析历史事实、揭示社会问题、引用名人言论等,对自己的论点进行了严密、全面的论证,使文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信度。这种写作特点不仅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苏洵的这篇文章具有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和论点鲜明、论证严密等特点,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之作。
写作特点详情»
赏析:
苏轼的《六国论》是一篇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文章,其中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在于各诸侯卿相都争相养士,只要大量培养这些“士”,老百姓想要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国家就可以保持安定。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进行解析,指出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个个自行其是,咎由自取。苏辙的文章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教训,告诉后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而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其他两篇,他的写作目的是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覆辙。苏洵通过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高度概括了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他认为,六国失败主要是在政治上过于保守,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的统一并非是六国灭亡的唯一原因,苏洵在文中也承认了这一点:“以赂秦非其所以亡,其所以亡者,固其自取也。”
总之,《六国论》系列文章历来为人们所喜欢和传颂,似乎六国灭亡,只有诸侯之间斗争和秦国的强盛才是罪魁祸首。实际上,六国灭亡的原因不止于此,还包括政治上的保守和无能、内部斗争等。苏洵借六国灭亡纵论历史发展,从中汲取教训,对他的时代提出了珍贵的思考和警示。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性质的文章,被收录于苏洵的《权书》中,共有十篇。本文主要谈论了中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的破灭原因。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文章首先谈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而在这个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进行了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了强大的提升。相反,原本强盛的六国因为宗法势力的强大和保守态度,导致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在此背景下,秦国不断向东方扩张,并夺取了六国的土地。虽然六国曾试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着自己的打算,这种联合并不巩固。最终,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直接威胁到紧靠其边境的三国——韩、魏、楚。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这三个国家先后割地求和,并最终被消灭。随后,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苏洵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割地求和。他认为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也就是说六国虽然拥有着一定的兵力,但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和发挥。相反,秦国通过不断改革并采取有效的军事战略,最终成功地统一了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苏洵在写作时并没有忽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国家的命运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通过对战国六国的破灭进行分析,苏洵试图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启示和警醒,号召人们不断进行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以保全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时,苏洵的写作风格也非常鲜明,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文采,使得文章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二:
赢六国,非胜不足以为善,弊在收赂”意味着,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是因为它非常擅长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战争和贿赂。而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它们太过依赖贿赂,导致自身力量日渐衰弱,反而增强了秦国的侵略野心,最终走向了毁灭。
苏洵在《六国论》中对“赂秦”这一现象做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阐述了其对于六国灭亡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一味向秦国献土地、送财物只会削弱自己的力量,助长敌人的侵略野心,最终导致自身灭亡。
此外,苏洵还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了“赂秦”所带来的后果。他指出,秦国由于接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比打胜仗所得到的土地要多出百倍,其他国家由于送贿赂而丧失的土地比打败仗丧失的土地也要多出百倍。这样的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赂秦”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总而言之,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深刻的政治哲学文章,对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历史命运做出了清晰的阐释。通过分析“赂秦”的作用和后果,它不仅为人们揭示了战争和贿赂在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对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反思。
赏析二详情»
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是一篇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文章的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然而,苏洵的《六国论》却存在一定的失之偏颇。文章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显然有些片面。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没有思考改革进取、没有采取富国强兵的策略,从而导致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灭亡的原因还包括战略、策略,甚至包括“赂秦”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就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是一个很容易陷入的误区。
总之,苏询的《六国论》是一篇具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然而,文章对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归结存在失之偏颇之处,需要我们从全面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
评价详情»
译文及注释: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或是打仗不好,而是因为用土地来贿赂秦国。这样做使得六国失去了自身的力量,最终导致他们的灭亡。有人问:“难道所有六国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答案是:“即使是没有直接贿赂秦国的国家,也因其他国家贿赂秦国而最终灭亡。这是因为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外援,无法独自保全。因此,贿赂秦国是导致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国除了通过战争夺取土地,也受到了其他诸侯国的贿赂。小国会得到一些邑镇,大国则可能获得城池。与战胜其他国家所得到的土地相比,秦国因此得到的土地实际上多了百倍。同样地,由于贿赂秦国,六国诸侯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相比,实际上也多了百倍。由此可见,贿赂秦国是导致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国最想要的并不是通过战争夺取土地,而是通过贿赂获得更多的土地。诸侯国最担心的也并不是战争的结果,而是秦国越来越强大,永无止尽的扩张欲望。他们送给秦国的越多,秦国就会越加贪婪。因此,与其进行激烈的战争,谁胜谁负早已注定。一旦失去土地,灭亡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