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性质的文章,被收录于苏洵的《权书》中,共有十篇。本文主要谈论了中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中,除秦国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的破灭原因。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文章首先谈到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而在这个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进行了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了强大的提升。相反,原本强盛的六国因为宗法势力的强大和保守态度,导致其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在此背景下,秦国不断向东方扩张,并夺取了六国的土地。虽然六国曾试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由于各国之间存在着自己的打算,这种联合并不巩固。最终,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直接威胁到紧靠其边境的三国——韩、魏、楚。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这三个国家先后割地求和,并最终被消灭。随后,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苏洵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仅仅是因为割地求和。他认为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也就是说六国虽然拥有着一定的兵力,但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和发挥。相反,秦国通过不断改革并采取有效的军事战略,最终成功地统一了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苏洵在写作时并没有忽视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他生活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国家的命运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通过对战国六国的破灭进行分析,苏洵试图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启示和警醒,号召人们不断进行经济和军事上的改革,以保全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时,苏洵的写作风格也非常鲜明,语言简洁明了,富有文采,使得文章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