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及注释: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故人在江海分别,多少次隔着山川。初次相见犹如梦境,相互悲伤并询问年岁。)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孤灯寂寞地照着雨,湿漉漉的竹林中弥漫着烟雾。还有对明天的离别之恨,不舍地共饮离杯。)
注释:
故人:旧友,老相识的人。
江海:江河和海洋,代表广阔的天地。
几度:多少次,表示分别的次数。
隔:分开,隔离。
翻:翻转,转变。
疑梦:怀疑是否是梦境。
相悲:相互悲伤。
各问年:相互询问年龄。
孤灯:孤单的灯,寓意孤独。
寒照:寒冷的照耀,寓意寂寞。
湿竹:湿润的竹子,寓意潮湿。
暗浮烟:暗淡的浮烟,寓意阴霾。
明朝恨:对未来的不满和遗憾。
离杯:分别时的酒杯。
惜共传:珍惜相聚的时光。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自从:表示动作开始的时间点。
江海:指整个中国大陆,泛指远离故乡。
隔山隔水:比喻距离遥远。
度过:经历了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怀疑:感到意外,不敢肯定。
悲伤叹息:表示内心的不安和失落。
互相询问:既表达了对方之间的关怀和关注,也表现出失散久远后彼此的陌生感。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孤灯:独自一盏的灯,并带有孤寂之感。
窗外冷雨:形容夜晚广阔、空荡荡的场景。
幽深:幽静深远。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明朝:指天亮之后。
离愁别恨:离别时产生的悲伤和爱恋。
聚会传杯痛饮:表现出友情的深厚和不易得到的珍贵。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首惜别诗描述了久别重逢的深情和相聚难得的珍贵。诗人以流畅的笔触描绘走过波澜曲折的分别和再次相遇的场景,表达了不能言说的相思之情和离别心酸。
诗人运用了精巧的语言技巧,从上次别离、此次相会、叙谈、惜别四个时间节点出发,依次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富有意蕴的比喻、形象的景物描写,将情感紧凑地表述在每一个句子之间。其中,“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这一句可谓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久别重逢时的心情和情感变化,使人一读便有些许感慨。
此外,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孤灯、寒雨、浮烟、湿竹”等景象来烘托离别之情,使文章更加抒情感伤,营造出一种恬淡幽静的氛围,使读者对于离别的感伤更加深刻。
总体来看,这首惜别诗不但形式上设计精妙,而且表达出了深刻的内心感受,让读者在阅读中更能体味到离别的悲伤和珍惜相聚的珍贵。
鉴赏详情»
司空曙简介: 司空曙(约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广平(今河北永年县东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代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大历年进士,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性耿介,不干权要,家无担石,晏如也,尝因病中不给,遣其爱姬。韦辠节度剑南,辟致幕府,授洛阳主簿,未几,迁长林县丞,累官左拾遗,终水部郎中。曙诗有集二卷,登进士第,不详何年,曾官主簿,大历五年任左拾遗,贬长林(今湖北荆门西北)丞,贞元间,在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幕任职,官检校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曙为卢纶表兄,亦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行旅赠别之作,长于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闲淡,语近性情"(《唐音癸签》卷七),有《司空文明诗集》,其诗朴素真挚,情感细腻,多写自然景色和乡情旅思,长于五律,诗风闲雅疏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