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拼音译文赏析

  • qīng
    àn
    ·
    xiāng
    zhuàn
    nóng
  • [
    qīng
    ]
    gāo
    è
  • xiāng
    zhuàn
    nóng
    zhī
    jiù
    绿
    yīn
    hóng
    yàn
    feī
    lái
    bàng
    lián
    yáng
    huā
    xuě
    yún
    mèng
    yòu
    shì
    qīng
    míng
  • píng
    shān
    zhē
    duàn
    xiāng
    guī
    dào
    shēng
    chù
    lín
    míng
    shuí
    hǎo
    duàn
    dōng
    fēng
    hǎo
    míng
    yuè
    jìn
    jiào
    fēng
    hóu

原文: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相关标签:婉约

译文及注释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细细的香气像篆书一样浓郁,编织出绿色的阴影和红色的雨丝。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乳燕飞来停在莲花幕前,杨花像要下雪一样,梨花云雾般如梦幻,此时正是清明时节的傍晚。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屏山挡住了相思之路,子规一直啼叫到无声无息的地方。

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鱼鳞闭目,羽毛迷失,不知向谁倾诉。美好的东风和明亮的月光,却让人误入封侯之路。
注释:
丝丝香篆:形容细腻的香气和精美的篆刻。

浓于雾:香气浓郁得像雾一样。

织就绿阴红雨:形容自然景色,绿树成荫,红花点缀,雨水滋润。

乳燕飞来傍莲幕:形容春天的景象,燕子在莲花丛中飞舞。

杨花欲雪:形容杨树上的花朵密集如雪。

梨云如梦:形容梨花飘落的景象,如梦如幻。

清明暮:指清明节的傍晚时分。

屏山遮断相思路:形容山势险峻,阻隔了相思之路。

子规啼到无声处:形容子规的啼声悠长,直到无声。

鳞瞑羽迷谁与诉:形容鱼鳞和羽毛交织在一起,无法分辨,无人可诉。

好段东风:形容春天的风景,和煦宜人。

好轮明月:形容秋天的景象,明月高悬。

尽教封侯误:意为“让人误入封侯之路”,形容人生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评解
这首词是高鹗所作,通过抒写闺中怀人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上片写景,描述了绿树葱茏、红花点缀的美丽场景。其中,香篆雾浓,燕傍莲幕,杨花似雪,梨云如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而在这样美丽的春天即将过去时,下片则写出了闺中少女的思念之情。因为远离心爱之人,她感到无比孤独和寂寞。 在词中,鱼雁鲜通,春风明月却无法传达她的思念之情。此情谁知?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感叹便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笔墨翩翩,意境深远,整首词充满了委婉缠绵、秾艳多姿的情感,让人读后不禁沉涵思绪。总之,高鹗用细腻的词语,道出了每一个少女对爱情的向往和思念,使人心生感慨,回味无穷。 评解详情»


注释
① 香篆:香柱上刻有记时间的篆文。此处指燃着的香柱所散发出的浓烟。 ② 莲幕:又称“莲花幕”,是一种有莲花图案的屏风式帷幕。此处是指在莲花幕下,与人温存,交流感情。 ③ 鳞瞑羽迷:鱼和雁分别指传书的信使,但因为它们闭眼或误飞而无法抵达收信人的手中,因此作者无法将思念之情传达出去。 注释详情»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是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他因其酷爱小说《红楼梦》而被称为“红楼外史”。高鹗出生于汉军镶黄旗内务府人家庭,祖籍位于辽宁省铁岭市。他的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 高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著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他的小说《红楼梦》外传,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成为了《红楼梦》的重要补充。高鹗的作品以描写人物心理、刻画社会风貌为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高鹗的晚年生活颇为不幸,由于家庭矛盾以及书稿流失等原因,他经历了多次家庭和个人的挫折。后来,他隐居在北京的玉泉山下,耐心地修缮并整理了自己的著作。高鹗约于1815年逝世,享年78岁。他的文学成就及其对《红楼梦》的贡献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