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拼音译文赏析

  • sài
    xià
  • [
    táng
    ]
  • xíng
    rén
    cháo
    zǒu
    zhí
    zhǐ
    chéng
    bàng
    chéng
    tōng
    beǐ
    wàn
    bié
    xiāng
  • hǎi
    shàng
    qiān
    fēng
    huǒ
    shā
    zhōng
    bǎi
    zhàn
    chǎng
    jūn
    shū
    shàng
    jùn
    chūn
    yáng
  • niǎo
    niǎo
    hàn
    gōng
    liǔ
    qīng
    qīng
    sāng
    pa
    chū
    sài
    héng
    duàn
    jūn
    cháng

原文: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相关标签:边塞

译文及注释
行人朝走马,直指蓟城傍。蓟城通漠北,万里别吾乡。
(行人早晨骑马出发,直奔蓟城附近。蓟城通向漠北,离开故乡万里。)

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
(海上千万烽火点燃,沙漠中百战场。军书发往上郡,春天的景色在河阳度过。)

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
(汉宫里的柳树轻轻摇曳,草原上的桑树青翠欲滴。琵琶奏出塞外曲调,横笛声断人心。)
注释:
行人:旅行的人;朝:向着;走马:骑马行走;直指:直接指向;蓟城:今天津市蓟县;傍:旁边。
蓟城通漠北:蓟城通向漠北地区;万里别吾乡:离开自己的家乡万里之遥。
海上千烽火:海上的烽火台不断地燃烧;沙中百战场:沙漠中百战场,指西域战争。
军书发上郡:军书发往上郡,指军令发出;春色度河阳:春天的景色度过了河阳,指时间的流逝。
袅袅汉宫柳:汉宫里的柳树轻轻摇曳;青青胡地桑:胡地上的桑树郁郁葱葱。
琵琶出塞曲:指《凉州词》中的琵琶曲;横笛断君肠:指《长恨歌》中的横笛声让人心碎。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遥行之人早已骑上了良驹,直奔蓟城之滨;蓟城北通大漠,我与故乡万里绝别。) 大漠瀚海上,燃起万千烽火,黄沙之中,曾是千百年来的战场。 (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乐府诗《古塞下曲》是一首写边塞之事的诗。作者佚名,但被认为是唐代诗人李颀所作。前四句写出了壮士离乡的场景,早晨骑马出发,直奔蓟城,充满了豪气。中间四句写出了边地的千烽火和百战场,与上面的蓟城形成了(海上)沙漠的呼应。军书和春色两个静物通过“发”、“度”二字体现出了急切迅疾的气势。这样精彩的写法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战争场面的紧张气息和节奏感。最后四句是本诗的高潮部分,写出了汉宫柳和胡地桑的美丽景色,与琵琶出塞曲和横笛断君肠的声音相互呼应,让人先喜后悲,更加凸显了这首诗的悲壮情调。全篇通观,诗调苍凉、既有悲又有壮,品格高雅精致,对于抒发离乡别亲之情、歌颂边疆壮士的精神风貌有着很好的体现。正如《河岳英灵集》所评:“发调既清,修辞亦秀”,“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鉴赏详情»


李颀简介: 李颀(690-751),汉族,出生于东川(今四川三台)(有争议),唐代诗人。他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并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他的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