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译文及注释:
岧峣太华:高耸的太华山
俯咸京:俯瞰着京城
天外三峰:在天外的三座山峰
削不成:无法削平
武帝祠前:在武帝祠前
云欲散:云彩即将散去
仙人掌上:在仙人掌上
雨初晴:雨刚停,天刚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河山向北依傍着险峻的秦关
驿树西连汉畤平:驿站旁的树木向西延伸,直到汉畤平原
借问路傍名利客:请问路旁的名利之徒
无如此处学长生: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学习长生之道的地方了。
注释:
岧峣:高耸的山峰。
太华: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位于今河南省南部。
俯:俯瞰,向下看。
咸京:古代称北京为咸京。
天外三峰:传说中的三座高山,位于天外。
削:削平,指非常陡峭。
武帝祠:汉武帝的祠庙,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
仙人掌:传说中的神奇植物,能够生长在峭壁上。
河山北枕秦关险:指河山位于中国北部,紧贴着秦岭,地势险要。
驿树:古代驿站旁边的树木,用于指示路程和方向。
汉畤平:指汉代的农田,平坦肥沃。
名利客:指追求名利的人。学长生:指学习长生不老之术的人。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整理汉字译文】
在高峻华山上俯视京都长安,三峰伸向天外不是人工削成。在武帝祠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仙人掌峰一片青葱。秦关北靠河山地势多么险要,驿路通过长安往西连着汉畤。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
【注释】
华山: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的一座山,位于秦岭东部,素有“华夏第一山”之称。
长安:古都,今陕西省西安市。
武帝祠:汉武帝的庙宇,位于华山山腰。
仙人掌峰:华山五峰之一,因形似仙人掌而得名。
秦关:秦岭山脉的一段隘口,连接陕西省和甘肃省。
汉畤:指汉朝的疆域边界,今天在陕西宝鸡市的南郑区。
追名逐利:为了名利而奔走追求。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行经华阴》一诗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一首山水行旅诗。崔颢擅长将山水景色与神话古迹相融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意境。
诗中,崔颢通过“行经”表达出自己的旅行心情,展示出对名胜古迹的向往和崇敬,此行的终点是唐都长安,又称咸京。长安是古代都城,历史悠久,繁华盛世。崔颢将之称为咸京,彰显了其地位重要的特征。
崔颢在诗中提到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名胜和景物,如太华、三峰、武帝祠、仙人掌和秦关等。这些景点都是唐都附近的名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太华是五岳之一,山峰高耸峻拔,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天堂。三峰则是华山的主峰,如同刀削一般雄伟壮观。武帝祠是汉武帝的庙宇,崔颢在诗中描写其前的乌云将要消散,雨过天晴,令人想象出美丽的景色。仙人掌山号称华山之最,又称“巨灵手劈”,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方。秦关则是秦岭山脉的一段隘口,连接陕西和甘肃,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
崔颢的山水行旅诗作品具有广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带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感慨。例如《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一诗句,表现出深邃的历史感和空灵的意境。这种手法也出现在《行经华阴》中,“借问路旁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为何不到此访仙学道求长生?”,展示了作者对于名利的看法和对于道的追求,也带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总之,崔颢的山水行旅诗作品,将人类文化中的自然、历史、神话等元素融为一体,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意象和情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赏析详情»
崔颢简介: 崔颢,字子美,号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以诗著称,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句精练,内容深邃,深受后世诗人的喜爱。《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