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译文及注释: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和煦的气息吹拂着青翠的野地,梅雨洒落在芬芳的田野。新的溪流汇入旧的涧谷,宿雾充盈着晨曦的烟雾。
湿润的雁群无序地飞行,花朵沾染着更加鲜艳的色彩。面对这一切,我欣然迎接新的岁月,披挂着衣襟,弹奏着五弦琴。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除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化人。他喜欢耕田,也热心关注农业生产。每年春耕时节,他都会亲自参加春耕的大典,并亲耕于籍田,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决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误农时。这种重视农业、关注农民的态度,为唐朝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农谚:“春雨贵如油”,意味着春季的降雨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当唐太宗看到这场“梅雨”对农作物的收成有利时,非常高兴,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雨水润泽大地,滋润了万物,让人们看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唐太宗对天地草木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农民的支持和关爱之情。
唐太宗这种文化良好的品质和深刻的认识,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统治者的素质,也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灵感。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流传至今。
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
这篇文章是一篇诗歌鉴赏,主要写了唐太宗一首描写春雨的诗歌《江南春》。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到唐太宗对农业的关心和重视,并且他亲自参加春耕典礼并亲耕籍田。诗歌以自然景物为主线,描绘了春雨来临的美景,其中的用词生动且令人感觉栩栩如生。而尾联则抒发了唐太宗个人的情感。此外,诗歌还采用了对仗的方式,并且音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歌把大自然的神韵通过诗句体现出来,让人读后有如饮甘泉的感觉。 笔者认为,此诗歌表达了唐太宗对农业的重视和关心,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名家写诗的高超技巧和方法。
鉴赏详情»
译文及注释:
祥瑞之气:吉祥瑞气充溢于空气中的意思
绿野:青草茵茵的原野
梅雨:指中国江南地区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间受到的季风雨
滋润:滋养润泽,使之生长茂盛
麦田:种着麦子的农田
溪涧:小溪和山间峡谷
水骤涨:水位急剧上涨,水势激增
夜雾:夜晚出现的雾气
消:散去,消失
炊烟:农家做饭冒出的烟
冉冉:缓缓升起的样子
大雁:候鸟之一,每年春秋季节进行迁徙
湿重:湿气重,空气潮湿
飞行次序:飞行队形和顺序
花朵带雨:雨后的花朵,沾着水珠
鲜艳:色彩鲜明、明亮
沛雨甘霖:形容雨量充足,为农业生产带来好处
丰年:农作物收成好的年份
欣喜:感到高兴、快乐
敞开心怀:形容心情开朗,无所顾虑
弹弄五弦:指演奏乐器的动作,五弦可能是指古琴等五弦乐器。
译文及注释详情»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以他开创的贞观之治时期著称,年号为贞观。他出生在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名字取意为“济世安民”。 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出色的书法家和诗人。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贞观之治成为了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各民族人民都受益于此。因此,他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成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开元盛世的基础,为后世的明君们树立了榜样。 庙号为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的治国方法、作战策略以及文学艺术成就影响深远,被后世称为“太宗文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