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及注释:
有一只鹦鹉飞到了别的山上,山中的鸟兽都很喜欢它。鹦鹉虽然觉得这里很愉快,但知道这不是它长久居住的地方,于是离开了。禽兽们非常舍不得它,数月后,山中发生了大火。鹦鹉看到后非常着急,于是它入水沾湿了羽毛,飞回去扑灭火势。天神说:“你虽然有好意,但这样做有什么用呢?”鹦鹉回答说:“虽然我知道一滴水不能救火,但我曾经在那座山上居住过,禽兽们待我很好,我们都是兄弟,我不忍心看到它们被火毁灭!”天神听了非常赞赏,于是为它灭了火。
注释:
重点文字注释:
- 鹦鹉:一种彩色的鸟类,能模仿人类的语言。
- 集:聚集。
- 他山:别的山。
- 禽兽:鸟兽。
- 辄:就。
- 自念:自我感觉。
- 遂去:于是离开。
- 依依不舍:依依惜别,不舍得离开。
- 大火:山中发生的大火灾。
- 遥见:远远看见。
- 心急如焚:心急如火燎。
- 沾羽:沾湿羽毛。
- 天神:神话中的天界神灵。
- 好意:善意。
- 何足道也:何足挂齿,不值一提。
- 区区:微小的。
- 侨居:暂时居住。
- 皆为兄弟:都是兄弟姐妹。
- 不忍:不能忍受。
- 见其毁于火也:看到它们被火烧毁。
译文及注释详情»
启示: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力量的大小,只要有一份诚心就可以帮助到他人。有些人可能只能出一元钱,但这一元钱的意义可能远比五十万的巨款更有分量。因为这个人用他的微薄之力尽全力去帮助病重的同学,他的善举让人感受到了“义”的真谛。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无用,但如果我们真心投入,持之以恒,用毅力去完成,就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帮助。因为诚心善意是感动他人的根本原因。
然而,即便有贵人相助,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他人的帮助,我们必须自己努力去完成任务。当我们所从事的任务是基于伟大情操时,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要知道感恩,并且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生命是宝贵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关爱。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类之外,其他动物也有灵性,它们能够感受到情感。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朋友一样善待动物,因为它们是自然中最伟大的存在。
在感知这个世界时,我们有时会被感官所迷惑,但动物却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们用真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用真心去爱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总之,我们要用诚心、善意和毅力去面对我们的人生,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这个美好的世界。
启示详情»
译文及注释:
有鹦鹉飞到其它山栖息,山中的飞禽走兽都喜欢它。鹦鹉想:在这山虽然快乐,但不是我长时间居住的地方,就离开了。好几个月后,山中起大火,鹦鹉远远地看见,心里急得像在焚烧,于是用水沾湿羽毛,飞过去洒向山。
【补充汉字译文】
鹦鹉:yīng wǔ
山中:shān zhōng
飞禽:fēi qín
走兽:zǒu shòu
快乐:kuài lè
长时间:cháng shí jiān
居住:jū zhù
离开:lí kāi
起大火:qǐ dà huǒ
远远地:yuǎn yuǎn de
焚烧:fén shāo
沾湿:zhān shī
羽毛:yǔ máo
洒向:sǎ xiàng
天神:tiān shén
心意:xīn yì
寄居:jì jū
友好:yǒu hǎo
对待:duì dài
烧死:shāo sǐ
赞扬:zàn yáng
行为:xíng wéi
熄灭:xī miè
【注释】
1. 鹦鹉:一种美丽的鸟,善于模仿人类语言。
2. 快乐:指心情愉悦、欢快。
3. 居住:指在某个地方定居生活。
4. 走兽:指陆地上四足行走动物的总称。
5. 大火:指大面积燃烧的火灾。
6. 焚烧:指用火烧毁物体或使其变成灰烬。
7. 羽毛:鸟类身上的覆盖物,具有轻盈、柔软、保温等特点。
8. 天神:指道家信仰中的神明,主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命运。
9. 心意:指内心的想法、愿望或情感。
10. 寄居:指暂时居住在别人的房子或地方。
11. 友好:指友谊和亲切的态度。
12. 烧死:指被火烧致死。
13. 赞扬:指对优秀行为或品质表示肯定和赞美。
14. 行为:指人或动物的活动或表现。
15. 熄灭:指使火焰熄灭或停止燃烧。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义庆简介: - 姓名:刘义庆 - 民族:汉族 - 生卒年:403年至444年(元嘉21年)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字号:季伯 - 职业:南北朝文学家、刘宋宗室、临川王 - 经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 作品: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