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译文及注释:
九月九日远眺山川,心归望归,积聚着风和烟。
在他乡共同品尝金花酒,万里之遥同感悲伤,像鸿雁飞过天空。
注释:
九月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眺山川:远望山水。
归心归望:心思回归,目光回望。
积风烟:积聚的风和烟,形容山水之间的景色。
他乡:异乡,不是自己的家乡。
共酌:一起喝酒。
金花酒:一种名贵的酒。
万里同悲:鸿雁在迁徙时发出的哀鸣声,形容离别之情。
鸿雁天:鸿雁飞翔的天空。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卢照邻、王勃诗、人意北归、鸿雁南飞
此段文字是在探讨人们的情感与命运之间的关系。与王勃诗人共同作诗的卢照邻认为,人们常常希望自己的命运能够改变,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但实际上,像鸿雁一样的命运之风,却总是将人们带往远方。这种无法控制自己命运的感觉常常令人感到沮丧和不安。因此,人们需要用祈福的花酒来浇灭内心的愁绪,以达到宽慰心灵的效果。
可以看出,这段文字表现了人们对于自己命运的期待与努力,以及时常面对失落和不安的心态。但同时,也体现了人们通过祈祷和类似的精神寄托来化解内心的痛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生存状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简析详情»
译文:
卢照邻、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
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回思归心,却发现烟雾笼罩,始终不散。身在异乡,和同样离家万里的人们一起畅饮金花酒。抬头仰望天空,看见鸿雁南来,感到无尽的悲伤。
译文详情»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生卒年史无明载。他是唐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出生于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的望族家庭。卢照邻曾为王府典签,后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他的文学成就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被世人誉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在文学上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创作,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被世人传颂不绝。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和政治动荡的关注,同时也探索了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现存卢照邻的诗文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以及明代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并被誉为经典。至今,“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佳句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