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译文及注释:
关山客子路,孤身远离故乡,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花柳帝王城,指的是华丽繁华的都市。两者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无限遥远。当两个人分别时,相互凝望,心中充满了无声的怜惜和不舍。
注释:
关山客子路:指旅途中的行人,可能是一位游子或者是一位旅行者。
花柳帝王城:指帝王的宫殿和城市,也可以理解为繁华的都市。
一分手:指分别,离别。
相顾怜无声:指彼此相视而泪眼相对,心中感慨万千,但是无言以表达。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无声”的情感流露更是让人动容。最后两句“游子尚眷恋,愁人自悲翁”,是诗人对亲人前程不明、别离寂寞的深切关注和殷切祝愿。在这里,“游子”与“愁人”一二两次徘徊重复,再次强调了兄弟深情不舍的情感表达,读来时刻感受到如临其境的心灵共鸣。
总的来说,卢照邻的《送二兄入蜀》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语言,突出了兄弟间深厚的手足情谊。诗人巧妙地通过简单的景物描绘和细致的情感刻画,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浓郁和氛围凝重。整首诗本身仿佛是一座情感桥梁,将我们带回到那个怀念与相思的时代,也让我们深刻体悟到古人那份纯真而深厚的情感。由此可见,卢照邻的这首诗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份深思和启迪。
鉴赏详情»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生卒年史无明载。他是唐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出生于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的望族家庭。卢照邻曾为王府典签,后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他的文学成就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被世人誉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在文学上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创作,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被世人传颂不绝。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和政治动荡的关注,同时也探索了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现存卢照邻的诗文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以及明代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并被誉为经典。至今,“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佳句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