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及注释:
芳原绿野任意行走,春天进入遥远的山峦,四周碧绿一片。情绪随着红花飘荡穿过柳巷,疲惫时坐在流水旁的苔矶上。不要拒绝十分的酒劝,只怕风花一片飘散。何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玩,不要忘记回家。
注释:
芳原:指芳草盈野的原野。
绿野:绿色的草地。
恣:放任自由。
行事:行动。
春入:春天来到。
遥山:远处的山。
碧:青翠。
四围:周围。
兴逐:情绪随之而起。
乱红:指盛开的花朵。
穿:穿过。
柳巷:柳树成行的小巷。
困临:疲倦到了。
流水:流动的水。
坐苔矶:坐在长满苔藓的石头上。
莫辞:不要推辞。
盏酒:一杯酒。
十分劝:十分劝饮。
只恐:只怕。
风花:指风吹花落的景象。
一片飞:一片飘散。
况是:何况。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的清明时节。
好天气:指天气晴朗宜人。
不妨:可以。
游衍:游玩。
莫忘归:不要忘记回家。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清明》赏析
程颢所作的《清明》是一首描述春天原野上清新景象的诗歌。全诗以诗人踏春为开端,描绘了春天原野和乡间景象的美丽,用“恣行”,“碧”等词汇准确地表达了春天这个季节的自由不拘和鲜明明亮的特点。由于春天里的落花流水往往被认为是季节性景象,诗人将追逐落花这样的游戏也写进了诗里,平添了几许童趣。
在这样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诗人目睹落花渐渐飘离,心生感慨。诗人从飘落的花瓣中发现了时间的珍贵和聚少离多的世事,更加珍惜当下所有的美好。他认为人生中会有的感情也终究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因此珍惜今天所有的美好就是珍惜了自己的一生。于是他呼吁世人要珍惜友情和珍惜时光,这样才能过上有意义的一生。
整篇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前四个短句为一部分,后面的为另一部分。前半部分生动地描写了春天原野和乡间景象的美丽,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友情和珍惜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诗人对春天美好与感慨之间的转换,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珍惜时光珍惜朋友的重要性。同时,诗歌中使用的一些词汇和形象描写都非常准确,使整篇诗歌更加生动和有趣。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注释】程颢所说的“原野”,是指草木葱茏、未经开垦的广阔原野。在古代诗词中,这样的原野常用于形容自然风光的美好。此句体现了自然景色的优美、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注释】此处描述了程颢在游玩时所做的事情,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面。程颢乘着兴致追逐花瓣,通过感官的体验体现了对自然景物的赞赏,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程颢在诗意间的性格特质。
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
【注释】在古代,朋友间饮酒交流自然而然是一件常有的事情,劝酒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句表达了程颢对待朋友情谊的态度,也展现了他讲究礼仪、拘谨的风度。同时,也折射出他对酒的态度,喜欢饮酒,却不至于沉迷其中。
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注释】节庆日是古代人们庆祝和纪念的日子,而清明节则是寒食节后的第一个天气晴朗的节日。程颢说“极宜游乐”,即是要大家抓住好天气,到户外去游玩;同时,又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沉迷于游玩,而忘记了本身的价值和责任。
译文及注释详情»
程颢简介: 我们了解到程颢(1032-1085)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被称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他字伯淳,学者们尊称为明道先生,出生于洛阳(今属河南)。在神宗朝,他曾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程颢反对王安石的新政,并提出了“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他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的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并世称为程朱学派。他的言论被及其后人所编纂,著述收录于《二程全书》。程颢于1085年去世,享年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