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译文及注释:
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
翠色的巨龟从苍茫的大海中涌出,它的影子横在栈道的壁上,迷失在烟雾中的小屋里。
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
楼台相对而立,重重的栏杆依靠着,山川自古以来就存在。
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
梁国的宫苑平坦荒芜,汴河堤岸上的柳树稀疏,经历了几番晴天和雨天。
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仰望天空低垂,四面远眺,江面空阔无边,登上高处,可以分辨出吴国和楚国。
两岸花飞絮舞。度春风、满城箫鼓。
两岸的花朵飘飞,像雪花般舞动。春风吹过,城中响起箫鼓之声。
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
英雄们暗自衰老,昏暗的潮水和拂晓的潮汐,他们的归帆从船上经过。
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
淮河水向东流去,云彩穿过塞北,夕阳西下。
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正是凄凉的景象望到了极点,中原的路途渺茫,月亮升起在南浦。
注释:
翠鳌:指翠色的巨龟,象征着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沧溟:广阔的海洋。
影横栈壁迷烟墅:栈壁上的影子迷失在烟雾中,形容景色模糊不清。
楼台对起:楼台相对,形成对景。
阑干:栏杆。
山川自古:山川的景色自古以来就存在。
梁苑平芜:梁国的园林平坦开阔。
汴堤疏柳:汴京的堤岸上有稀疏的柳树。
几番晴雨:多次的晴天和雨天。
看天低四远:抬头看天空,四面远处的景色。
江空万里:江面上一望无际,延伸万里。
登临处、分吴楚:站在高处,可以分辨出吴国和楚国的方向。
两岸花飞絮舞:河岸上的花朵飘落,像雪花般飞舞。
度春风、满城箫鼓:春风吹过,城中箫鼓声充满了整个城市。
英雄暗老:英雄们渐渐老去。
昏潮晓汐:黄昏时的潮水和拂晓时的潮水。
归帆过舻:回航的帆船经过小船。
淮水东流:淮河水向东流去。
塞云北渡:云彩像塞住了北方的渡口。
夕阳西去:太阳向西方落去。
正凄凉望极:景色凄凉,望不到尽头。
中原路杳:中原地区的道路模糊不清。
月来南浦:月亮从南方的港口升起。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施岳简介: 施岳,字仲山,号梅川,吴人,约1247年前后在世。尽管他的出生及去世日期未被确切记录,估计他是在宋理宗淳佑中前后活动的文学家。他精于音律,是当时备受推崇的文学家。 施岳过世后,杨缵为他建造了一座树梅亭,薛梦珪撰写了他的墓志铭,李彭老书写,周密为其题词。他葬于西湖虎头岩下。这些细节表明施岳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在当时备受尊重。 施岳因通晓音律,所以其作品多具有音乐性,但是他的词语则更加雅淡,这可能是由于他平日读唐诗较多而形成的。 现今,施岳作品存世不多,只有六首词作被收录于《绝妙好词》中,但这些作品足以显示他在当时文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