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怯雨羞云,翠鬟初按檀槽就。赏心时候。常劝花间酒。
慢捻轻拢,怨感随纤手。胡沙奏。几行红袖。都道谁家有。
译文及注释:
怯雨羞云,翠鬟初按檀槽就。
怯雨:害怕雨水,羞云:害羞的云彩,翠鬟:翠绿的发髻,按檀槽:按摩檀木梳子。
赏心时候。常劝花间酒。
赏心:愉悦心情,劝:劝告,花间:花丛之间。
慢捻轻拢,怨感随纤手。
慢捻:慢慢捻弄,轻拢:轻轻拢起,怨感:怨愤之情,纤手:纤细的手指。
胡沙奏。几行红袖。都道谁家有。
胡沙:胡琴的琴弦声,奏:演奏,几行:几段,红袖:红色的袖子,都道:人们都说,谁家有:谁家拥有。
注释:
怯雨羞云:怯雨指害怕雨水,羞云指害羞的云彩,形容诗人心情羞涩。
翠鬟初按檀槽就:翠鬟指美女的青丝发髻,按檀槽就指整理发髻。表达了美女初次整理发髻的情景。
赏心时候:指欣赏美景、愉悦心情的时刻。
常劝花间酒:常常劝人在花间饮酒,表示享受花酒的乐趣。
慢捻轻拢:慢慢地捻起、轻轻地拢起。形容诗人细致地整理衣袖。
怨感随纤手:怨感指内心的愁苦和思念之情,随着纤细的手指表达出来。
胡沙奏:胡沙指胡琴,奏指弹奏。表示胡琴的音乐声响起。
几行红袖:几缕红色的袖子。形容美女的袖子。
都道谁家有:大家都说不知道是哪个家庭拥有这样的美女。表示美女的稀有和珍贵。
译文及注释详情»
曹勋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曹勋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其中有《报使金诗》《使金诗》《使金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