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拼音译文赏析

  • líng
    chè
    shàng
    rén
    shān
    xián
    shí
    shī
  • [
    táng
    ]
    jiǎo
    rán
  • shí
    peì
    xián
    yǐn
    sēng
    shān
    shàng
    shí
    xìng
    shū
    leǐ
    luò
    jūn
    yòu
    gāo
  • shàn
    huài
    zuò
    guàn
    huī
    yuè
    shù
    yǐng
    zhòu
    qīng
    fēng
    zhú
    zhī
  • zhì
    huàn
    zhuī
    zhuó
    biǎo
    wán
    yòng
    lín
    huǒ
    hài
    kuài
    rán
    cháng
    zài

原文: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
跂禅服宜坏,坐客冠可隳。夜倚月树影,昼倾风竹枝。
集质患追琢,表顽用磷缁。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译文及注释
七块石头与七位贤者相配,隐居在僧山上移动。石头的性质各不相同,形状独特,君子们对此感到高度的兴趣和好奇。

踞坐禅修的服装宜破旧,坐在上面的客人的帽子也可能被摔坏。夜晚依靠月亮照射下的树影,白天倚靠风吹动的竹枝。

集中质地的石头经过琢磨,表面的顽固之处用磷缁来修饰。即使是美丽的火玉也会受到伤害,但这块石头却长久地存在着。
注释:
七石配七贤:七块石头与七位贤人相配,表示石头具有高尚的品质。

隐僧山上移:隐居在山上的僧人将石头移动。

石性殊磊落:石头的性质独特,坚硬而光滑。

君子又高奇:君子指高尚的人,他们对石头的品质感到惊奇和赞叹。

跂禅服宜坏:跂禅指打坐冥想,服指坐垫。表示打坐时坐垫容易磨损。

坐客冠可隳:坐的人的帽子容易倾斜。

夜倚月树影:夜晚依靠月亮和树影。

昼倾风竹枝:白天倾斜在风中的竹子。

集质患追琢:集中优质的石头,经过琢磨和打磨。

表顽用磷缁:展示坚硬的石头,使用磷缁(一种红色颜料)来装饰。

佚火玉亦害:佚火指熄灭的火,玉指石头。表示熄灭的火对石头也有害。

块然长在兹:石头就这样存在着。


译文及注释详情»


皎然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字清昼,俗姓谢,出生于吴兴(浙江省湖州市),是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诗风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