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山樽二首的鉴赏

鉴赏
李白的这两首诗《咏柳少府山瘿木樽》和《寒山木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尤其是《咏柳少府山瘿木樽》,作者以对一只小酒杯的描写,深得读者的心。整首诗以描写酒杯为主,但是却把酒杯的形状、材料、内部情况,以及和黄金酒壶的关系等内容描述得非常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描写,让我们不由得想像这个小小的酒杯竟然如此精美华贵,让我们感叹李白的想象力、才华与敏锐的观察力。 在这首诗中,“并”字与“虚”字用得非常妙。作者把金罍(盛酒的器皿)和木樽并列,用“并”字起到了排比的作用,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金罍和木樽的不同,并对木樽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中涵玉醴虚”这个描写非常巧妙,在形容木樽的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酒的推崇和向往,这种将木樽和玉醴的关系与内部情况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在浅显易懂的诗句中感受到作者的深邃思考。 李白的《寒山木樽》则更多地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以“臃肿”、“做空”、“派上用场”等极具生命气息的词语诠释了木樽的本质,更是通过对自己无法在朝廷中得到重用的心理认知,令我们看到李白高远的志向和难舍的狂放不羁。他认为只要有容纳难容之事的度量,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杨国忠之流的骄横跋扈”,是指当时宰相杨国忠居权,强行联合一些相同利益的士族,排挤、打压异己。而李白则注重个人的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因此在长安逐渐失势,这使他的狂放不羁,创作才华,成为民间诗歌的传唱,至今仍受人们赞誉。 总之,李白的两首诗虽然以描述一只小酒杯为主题,但是从中不仅可以品味到他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和才思敏捷,还可以看到他独立、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这样的人生态度,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启示意义,也是李白能在后世被人们铭记的重要原因。


诗文: 蟠木不雕饰,且将斤斧疏。樽成山岳势,材是栋梁馀。
外与金罍并,中涵玉醴虚。惭君垂拂拭,遂忝玳筵居。
拥肿寒山木,嵌空成酒樽。愧无江海量,偃蹇在君门。


相关标签: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