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唐朝发生了安史之乱,邺城(现在河南安阳)成为了叛军领袖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的据点。为了平息战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领二十万士兵围攻邺城,胜势明显。然而次年春天,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叛军得到了史思明的援军,情势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人不得不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从洛阳回到华州的路上,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深深感受到了当时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悲惨景象。他看到了官吏强征百姓入伍,家庭分崩离析的惨状,心情十分痛苦,对于社会的沉沦深表忧虑。这些亲身经历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内心,激起了他对当时的政治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在石壕村,杜甫遭遇了一位吏卒深夜捉人的情形。他看到了这些小官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抓人当兵的行为,深感忧虑。于是,在目睹这一切后,杜甫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石壕吏》。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人民所受到的不幸和苦难,深刻表现出唐代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总之,杜甫的《石壕吏》是一篇极具历史价值和思想意义的诗作。它不仅是对于安史之乱时期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于时局深刻的反思和忧虑。它以生动的语言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阴暗面,启示人们珍视和平,坚持公正、关注人民生活,从而为我们更好的未来提供有益的启示。


诗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相关标签:初中古诗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