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二:
定了悬念。
五、六两句是描写诗人与道士相见的情景。道士终于敲钟出现了,袍面苍白,手扶龙节拐杖,气息清爽,在桃花树下等候。两人相对而坐,诗人想要同道士探讨学问,但道士却笑而不答,显得神秘莫测。这里的场景描写再一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同时也突出了道士的神秘身份和不可捉摸的气质。
最后两句则是总结全诗。诗人与道士因志合而来相会,道士神秘而不可知,但归宿之处却是在大匡山读书处。这里的“头白好归来”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安心读书、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诗人拜访道士的历程及道士的神秘气质,既有自然景物的真实呈现,也有人物性格的丰富塑造。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语言流畅清新,堪称唐代写景诗歌中的佳作。在李白诗集中,这首诗算是相对单纯、自然的一篇,也是李白早期创作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