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一的鉴赏

鉴赏
佚名《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在夔州创作的一组诗,本文针对其中第一首进行鉴赏。 诗人借助夔州和三峡地区留下的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古迹,怀念古人,抒发自己的情感。整首诗以庾信为引子,写出了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的经历和内心的愁苦。在这个战乱时期,诗人不断流离失所,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和苦痛,并通过怀古之笔,表达了对家国及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叹。 诗中“支离东北”,指的是安史之乱,这场战乱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混乱和困苦;“漂泊西南”则是诗人所经历的流亡之苦,内心的煎熬和无限思念也在其中浓缩。同时,“三峡楼台”、“淹日月”,抒发出诗人久滞异地、枯燥无味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孤寂。然而,诗人利用“楼台”、“日月”、“衣服”、“云山”等轻松之词,将内心的痛苦形象化,达到以乐写哀、以轻代重、以戏代严的效果。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现自然,诗人借助古迹之物,似乎将自己与历史融为一体。在怀古中,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和苦闷,传达了对家国、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该诗通过深沉的感情与多彩的意境,展示出杜甫作品的独特风范。


诗文: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