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这首诗是佚名,收录于《全唐诗》卷三六一中。整首诗起承转合,情感真挚,言简意赅。
开篇两句“二十年重陪罢丹梯,事异归时且共疲”字里行间透露出刘禹锡和柳宗元屡遭贬低的经历,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典故来阐释他们的遭遇。通过引用黄霸和柳下惠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暗示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因坚持自己的政见而遭受打压的。
颀长健步间,各自生涯异。诗中这一句既点明了两人命运的不同,也抒发了作者对两人的祝愿。随后,诗人通过“归目并随回雁尽”来描绘两人告别时的情景,深情地表达了他们心灵相通的情感。
最后两句“天涯共此时,情断自何依”荡气回肠,表达了作者对刘禹锡和柳宗元分别后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话意在表达“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哀叹之情,深情地描绘了远离故土的游子之苦。
总之,《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这首诗恢弘壮阔、含蓄深邃,不仅揭示出唐代文人的风范和文化底蕴,更塑造出了一个个英雄式的形象,将他们的民族精神、个性风貌和文化理念深刻地刻画在读者眼中。
诗文: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