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篇文章主要是对杜牧《登高》这首诗进行的鉴赏。在唐代的七绝中,以赋、比二体写成的作品较多,而本诗则采用了“托事于物”的兴体写法。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虽然杜牧长于文学,但他也具有政治、军事才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当时他在京城里任吏部员外郎,但由于职位清闲,无法展示抱负,因此请求出守外郡。
本诗通过对安于现实的描述,反映出杜牧内心的不满与愤慨。虽然武宗、宣宗时期牛李党争和宦官擅权等问题日益严峻,但本句还是称其时为“清时”,进一步点明没有才能反而可以借此藏拙。接下来的几句诗则通过对闲静之味的描绘,淡化了对现实的焦虑,将注意力引向一种抽象的感情之中。
第三句将注意力转移到地理上的现实,指出汉代制度中郡太守手持旌麾,而杜牧则希望自己能远离京城,挥舞旌麾,远去江海。第四句则通过对“九重阳台烟树处”的描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虚幻的理想之中。
总体来说,本诗以清新淡雅、写意抒情的风格,展现了杜牧志向高远、豪情壮志的形象,同时也表达出他对于现实境况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可以说,《登高》是一首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杰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