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的赏析

赏析
《再经胡城县》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杜荀鹤所作。在这首诗中,杜荀鹤通过对“初经”和“再经”两次经过胡城县的描述,通过县民与县宰两方面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面目以及平民百姓的苦难经历。 首先,杜荀鹤通过“初经”部分的描述,写出了一幅血雨腥风的悲惨场景,表现出平民百姓受到不公待遇的痛苦。他写道:“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性人人喊冤声。”这里的“喊冤声”更是突出了普通百姓在社会阶层底层的无助和无奈。而对于县官的描述,则是通过省略,留下了想象余地,暗示封建统治阶级自我标榜的“爱民如子”并不可信。 接着,杜荀鹤在“再经”部分中关注了县宰的角色。他写道:“今来县宰加朱绂,这红袍原是百性血染成。”这里的“朱绂”是指朝廷赐予官员的红色官袍,而“这红袍原是百性血染成”则是表达了县宰得到晋升和权利的代价是平民百姓流血牺牲,显示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无情的本质。 总体而言,杜荀鹤在《再经胡城县》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初经”和“再经”的描述,以及县民和县宰两方面的刻画,成功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虚伪面目以及平民百姓的苦难经历。即使在结尾,他也没有掩盖自己的批评态度,而是通过明确的语言,对统治者进行了揭露和鞭挞。诗歌虽然直接,但艺术表现还是含而不露的,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诗文: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