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篇文章对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进行了深刻的鉴赏。词中所描写的元夕节、自己思念之情以及对朋友李正之的祝福,展现出辛弃疾高度的人文情怀和爱国思想。在这篇鉴赏中,作者更是针对《青玉案·元夕》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李正之入蜀到己之送行,从“一杯”到“绣衣”,都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在文章开篇,作者就指出,辛弃疾在作词时处处把李正之的入任与自己的罢闲对照写来,展现出“双双入题”的形式美和寄托深远的情感。接着,作者着重点评了起两句:“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这两句话点出了李正之入蜀与辛弃疾的送行,两者形成了对照,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同时,作者也分析了“登天”一词背后的含义,认为它隐含了此行之艰难与挑战,体现了作者的沉郁情绪。
接下来,作者探讨了“一杯”二字所蕴含的深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流露出君子之交,写尽了世态之薄。《青玉案·元夕》中没有华筵歌妓,也没有清客的捧场,只有两个知心的朋友一杯相对,这样的情境更加凸显了“一杯”的珍贵和重要性。从“一杯”到“绣衣”,作者一再强调了词中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和内涵,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词的意义。
最后,作者点评了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运用的文学技巧,如用对照、借典、抒发情感等手法,使整首词具有了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文学内涵。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对《青玉案·元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释,读来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诗文: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