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赏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手笔。此诗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看到青山高耸挡住眼前,但滔滔江水仍然向东奔流不息的情景,寓意深刻且生动形象。
辛弃疾被誉为文学巨匠和爱国志士,其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途经造口,想起从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
诗中“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话,除了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所见所感外,更体现出了他坚定的意志和信念。青山虽高,但并不能遮住东流的江水,暗喻自己的抗金斗争,虽然曲折坎坷,但依然坚定不移,毫不退缩。江水奔流不息,反映了其对中原收复的决心必将继续前进,永不停歇。
但是,他又想到南归后的遭遇,愁上心头。诗中“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啼声更加强了他的悲伤感。人生路途上总会有阻力和挫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前行。辛弃疾通过这首诗,深情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坚定斗志,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