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的赏析

赏析
《秋夜寄邱员外》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一首山水诗。诗中以秋夜山林笛声、月色、关山等自然景致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叹。 诗的第一联写笛声,以夜晚听到横笛的声音为引子,开展诗歌的主题。描写了静寂的山林,悬挂的皓月和萧飒的秋风,仿佛笛声从这无垠的寂静之中传来,一下子打破了这宁静的夜幕,让人感觉万千思绪顿生。这里的“涤邪秽,纳雅正”,表明了笛在清除邪恶、净化心灵方面的独特作用。 诗的第二联则以“风月”二字为题,虚实相生地展现了环境。诗人通过笛声婉转悠扬的音律与月色明净的山峰相互照应,把读者带到一个可以身临其境的想象空间中。在这个想象空间中,诗人在凄美的笛音中飘荡,思绪万千,极富诗意。 整首诗有着强烈的思乡之情,另外也借此反映出国家深重的危机和作者对时局变局的看法。作为一首“山水田园诗”,它吸收了先辈们的长处,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表达自己对时代沉浮的思考,从而使这首诗歌更加具有深刻的艺术感受力和文化价值。


诗文: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
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