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庙的赏析

赏析
州深山幽谷之中,庙宇荒凉,却体现着历史的庄严和文化的沉淀。这首由佚名作者创作,杜甫题跋的《大禹垂》诗作,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首联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点出了游览的地点和时令。秋风萧瑟之时,诗人前去游览大禹庙,他举目远眺,只见四周群山环抱,草木幽深,而大禹庙就坐落在这空旷寂静的山谷中,残阳正好斜照在大殿之上。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贯穿整篇诗歌。 颔联中,诗人通过由远及近的描写方式,展示了庙宇内部的景象。大禹庙因位于深山之中,常年无人照管,故而房舍残破,杂草丛生,显得荒凉而又冷清。但庭院的橘子树和柚子树却挂满了果实,树枝低垂,好像要被压垮似的。古庙的墙壁上残留着龙和蛇的图像,依稀可辨。这些景象的描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将大禹治水的典故巧妙地融入其中,传递出对古代帝王英雄事迹的赞叹。 颈联中,诗人通过对大禹庙周围的环境和氛围的描写,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美妙。天空的浮云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幻着身姿,大禹当年开凿的石壁上云雾缭绕,波涛之声从远处阵阵传来,江水沿着白沙道向东奔流。此联采用拟人的手法,用“嘘”、“走”二字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活力,形象逼真,气势不凡,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借景抒情,点明本诗的主题。本诗通过远望近观的视角转换,采用虚实结合、拟人传神等手法,收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讴歌了大禹治水泽被万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将缅怀英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出来。 总之,这首诗作通过对大禹庙及其周边景象的描写,烘托出历史与当下的对比,凸显了民族风骨、文化底蕴的精髓,更表达了作者深深神往的情感和感怀之情,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诗文: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嘘青壁一作:生虚壁)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