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是根据记载,它和杜甫的《秋雨叹》三首是同时期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的秋天。在此时期,岑参是杜甫的一位好友,他与高适并列为文学巨匠,并且和杜甫时常一起游览长安。
从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民生的困境非常关注,他感慨于天降大雨带来的灾难和人们因此而生的痛苦。诗人也体察到了百姓们艰难的生计和贫穷的境况,并表示希望能够尽自己所能去解救他们。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杜甫怀念好友岑参的情感。无论何时,杜甫都不会忘记关心人民,因此在与好友相处的时候,他同样会表达对社会的关怀。这首诗正是杜甫对当时社会困境、以及自己与友人之间感情的真挚表达,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情感内涵的优秀诗歌作品。
诗文: 出门复入门,两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
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
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