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一:
《卢家少妇》是唐代文学家沈佺期所写的一首七律,借用了乐府古题“独不见”,表现了少妇思念征戍十年未归之夫的孤独愁苦的情感。此诗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绘了女主人公在秋天枯黄的夜晚,寂寞地居于美丽的华屋之中,思念着千里之外的丈夫。整首诗格调幽美,抒情深沉,表达了少妇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思念之情。
诗歌开头两句便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了女主人公居处的美丽,四壁涂以郁金香和泥,顶梁装点玳瑁壳,连海燕也飞来双栖其上,无比芬芳,无比华丽。这样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少妇生活的富足和优美,也为之后的孤独愁苦情感形象打下了铺垫。
接下来,诗人通过对秋天的萧瑟、天凉地冷以及衣冠楚楚的征夫家属的生活细节的描写,勾勒出少妇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与思念之情。其中,“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这句经典的描述,以其深情而又凄美的语言,直击人心,使人感受到小说主角对夫妇分别长达十年之久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此外,诗中使用了对仗、夹句等修辞手法,语言流畅、平易近人,形式美妙而不拖沓,增强了整首诗歌的艺术效果。
总之,《卢家少妇》这首诗通过描绘少妇在秋夜孤独的形象,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哀伤,成为唐代优秀的抒情诗之一。同时,这首诗也被后来的文学家所推崇,对唐代律诗、尤其是边塞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诗文: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