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一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遣悲怀三首”约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或公元822年(长庆二年),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当时,元稹担任监察御史分务东台的职务,而这组诗恰恰是为了怀念他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 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与元稹结婚。当时她20岁,而元稹则25岁。虽然两人结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一直默默地贤惠持家,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可是,仅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出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却因病去世,年仅27岁。元稹深感悲痛,从此开始写下了一系列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遣悲怀三首》。 这组诗中,元稹通过抒发自己的悲痛和思念之情,直抒胸臆,感人至深。这组诗的内容涉及到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怀念,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思,以及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感慨。这些意象通过元稹的笔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使人不仅感受到了元稹的悲痛,也能深刻地体味人生苦短,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 这组诗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是元稹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诗文: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一作:画箧)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