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悲怀三首·其一》拼音译文赏析

  • qiǎn
    beī
    huái
    怀
    sān
    shǒu
    ·
  • [
    táng
    ]
    yuán
    zhěn
  • xiè
    gōng
    zuì
    xiǎo
    piān
    lián
    jià
    qián
    lóu
    bǎi
    shì
    guaī
  • sōu
    jìn
    qiè
    jiǔ
    jīn
    chaī
    (
    jìn
    qiè
    zuò
    huà
    qiè
    )
  • shū
    chōng
    shàn
    gān
    cháng
    huò
    luò
    tiān
    xīn
    yǎng
    huái
  • jīn
    fèng
    qián
    guò
    shí
    wàn
    jūn
    yíng
    diàn
    yíng
    zhaī

原文: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一作:画箧)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译文及注释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唐代著名诗人。

黔娄:指黔中地区,现今贵州省一带。

荩箧/画箧:指装画的盒子或箱子。

长藿:指豆蔻,一种野生蔬菜。

古槐:指古老的槐树。

俸钱:指官员的薪水。

营奠:指祭祀祖先。

营斋:指清心寡欲地过生活。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一组以悼妻之情为主题的诗作,其中第一首诗所表现的内容最为深刻。在这首诗中,元稹通过回忆自己与妻子韦丛的爱情故事以及她的逝去,表达出了深深的悲痛和抱憾之情。 诗歌开篇引用了东晋宰相谢安最宠爱的侄女谢道韫,虽然这里谈的是谢道韫,但隐含对自己的妻子韦丛的怀念和赞美。接下来,诗人通过借齐国贫寒仕士黔娄的形象来比拟自己和韦丛的境遇,表现出妻子在婚后的艰难处境和夫妻之间真挚的爱情。接着,诗人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妻子不畏艰难困苦的坚强品性和勤俭持家的能力,使妻子的形象更加传神生动,也更加打动人心。 最后两句“复闻琵琶已叹息,感君别来音信阑”的意思是:现在虽然能够享受到富贵荣华,却已经失去了妻子的陪伴,不能再与她共度艰辛和风光。这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对逝去妻子的思念,使诗歌达到了高潮,也更加展现了元稹深刻的感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温情脉脉的文字,将作者内心的哀思和爱慕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唐代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遣悲怀三首”约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或公元822年(长庆二年),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当时,元稹担任监察御史分务东台的职务,而这组诗恰恰是为了怀念他去世的原配妻子韦丛而作的。 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与元稹结婚。当时她20岁,而元稹则25岁。虽然两人结婚后生活比较贫困,但韦丛一直默默地贤惠持家,毫无怨言,夫妻感情很好。可是,仅过了七年,即公元809年(元和四年),元稹出任监察御史时,韦丛却因病去世,年仅27岁。元稹深感悲痛,从此开始写下了一系列情真意切的悼亡诗,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遣悲怀三首》。 这组诗中,元稹通过抒发自己的悲痛和思念之情,直抒胸臆,感人至深。这组诗的内容涉及到元稹对妻子韦丛的怀念,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思,以及生命短暂和离别的感慨。这些意象通过元稹的笔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使人不仅感受到了元稹的悲痛,也能深刻地体味人生苦短,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 这组诗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也是元稹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蕙丛呵,你象谢安最宠的侄女一样;自从嫁了穷困的我,百事就不顺当。看到我身上无衣,你就要倒柜翻箱;沽酒少钱,我常缠你拔下金钗玉妆。甘心和我一起野菜充饥,豆叶为粮;要扫落叶当柴烧饭,你向古槐仰望。如今俸钱超过十万,你却不能分享;我只得为你超度,准备好斋饭供尝。 注解: 1. 谢公:指东晋名士谢安,因其待侄女谢道韫极其宠爱而得“谢公之女”之称号。 2. 韦丛:指元稹的妻子,因其姓氏为韦,被称作蕙丛。 3. 穷困:经济贫困。 4. 沽酒:买酒。 5. 金钗玉妆:指发饰和装饰品,是女子的重要饰品。 6. 野菜充饥:指采摘山野间的野菜来吃,多为穷人的主要食物。 7. 豆叶:指豆腐皮、豆薯等植物的叶子,可以作为野菜来食用。 8. 落叶当柴:指使用树叶和枯枝作为燃料来生火做饭。 9. 古槐:指一种常见的植物,有着优美的树形和浓密的花序,常被人们用于园林绿化。 10. 俸钱:官员的工资。 11. 超度:佛教中的一个仪式,是为死者超脱轮回,让其早日涅槃。斋饭是给死者供养的一种食品,因为认为这样可以让死者在黄泉路上不挨饿。 译文及注释详情»


译文及注释二
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寄点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注释二: 1. 谢公:指东晋名士谢安,因其待女儿极其宠爱而得“谢公之女”之称号。 2. 金钗:指装饰在发髻上的饰品,多为贵族妇女所佩戴,此处表示郑石氏不惜割爱为许多。 3. 野蔬:指山野间的野菜,常常是穷人的主要食物。 4. 落叶:指树木落下的叶子,可用作柴火。 5. 僧道超度士灵:意为寄点钱粮请僧人和道士超度已故的灵魂,追念逝去的亲人或朋友。 译文及注释二详情»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的父亲元宽,母亲郑氏。元稹与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因此被世人并称为“元白”。